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囊型肝包虫外囊壁中钙化性纳米微粒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

发布时间:2020-12-04 11:21
  目的从囊型肝包虫外囊组织中分离和培养钙化性纳米微粒并实施形态学鉴别,以证实胆漏的肝包虫钙化囊壁中存在钙化性纳米微粒。方法收集37例囊型肝包虫的外囊壁进行钙化性纳米微粒分离和培养4周,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颗粒的形态及内部超微结构。结果在37例囊型肝包虫患者中,有16例胆漏的肝包虫外囊壁可分离和培养出纳米微粒,无胆漏无外囊壁钙化的肝包虫未分离和培养出纳米微粒,χ2=33.16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电镜观察其生长特征、形态结构与国内外研究的钙化性纳米微粒极为相近。结论在囊型肝包虫钙化的外囊壁中可分离和培养出与钙化性纳米微粒类似的纳米微粒,该微粒可能在囊型肝包虫外囊壁钙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507-512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囊型肝包虫外囊壁中钙化性纳米微粒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


囊型肝包虫CT(囊壁无钙化)

外囊,白色,沉淀物


钙化外囊壁组管底见白色沉淀

颗粒,黑色,超薄切片,圆球


放置于透射电镜下观测,可见纳米颗粒存在,这种颗粒的形态大多数呈现肾形或者圆球形,直径约100~600 nm。图1 1 超薄切片电镜下颗粒外周黑色致密物包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细菌”样颗粒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骨科疾病中的作用[J]. 彭伟秋,张祥洪.  实用骨科杂志. 2019(07)
[2]1990-2016年中国囊型包虫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研究[J]. 崔芳芳,赵杰,宇传华,宋晓琴,何贤英,王琳琳,高景宏,翟运开.  现代预防医学. 2019(02)
[3]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钙化相关受体[J]. 张旭勇,杨涛,王思博,夏杰,郭军,印双红,陈雪玲,吴向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04)
[4]纳米细菌对人成骨细胞C3H10的细胞毒作用[J]. 张名均,傅长虹,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01)
[5]原头蚴及囊液促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TGF-β表达的研究[J]. 陈小林,印双红,吴向未,陈雪玲.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06)
[6]肝囊型包虫病坏死钙化相关因素分析[J]. 丛鹏,白磊,赵晋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1 (07)
[7]胆汁纳米细菌培养及鉴定[J]. 刘亚楠,王星伟,马立人.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2897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97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