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中国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多地域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05 17:36
  目的对福建省大、小囊蚴来源的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探寻其可能存在的与表型相关的遗传特征。方法以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溪蟹中分离出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囊蚴(直径分别为380~420μm和320~340μm)分别感染犬,收集犬粪及肺部虫卵及成虫。比较两种来源虫卵大小及外形差异;抽提两型并殖吸虫成虫基因组DNA,扩增并获得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大、小囊蚴分别感染犬后,所获得的成虫体肥厚,具口、腹吸盘,腹吸盘位于体中线稍前,可见睾丸、卵巢和卵黄腺等结构,固定后呈椭圆形,长宽比约为1.7∶1。两组卵在长、宽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大囊蚴感染后所获虫卵亦较大。两组成虫和卵形态特征及ITS2基因序列符合卫氏并殖吸虫特征。成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大、小囊蚴来源的成虫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区序列基本一致,主要差异区域位于前非编码区。滑动窗口分析显示,不同地域来源的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间,多态性最大区域位于ND4基因内。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两型并殖吸虫均聚入卫氏并殖吸虫中国地域分支,与韩国/日本株关系较近,与(东)南亚株遗传距离较远。结论... 

【文章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年01期 第28-35+53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多地域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序列结构图

吸虫,线粒体,二级结构,基因组


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基因中的tRNA的预测二级结构

吸虫,地域,基因,聚类


基于23条卫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X1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见图5。上述5株卫氏并殖吸虫在COX1基因水平的聚类关系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一致。整体上,23株样本的聚类关系呈现明显地域性,可分为日本株系、中国株系和南亚及东南亚株系。本研究中,卫氏并殖吸虫归属于中国地域分支。日本株系和中国株系的遗传关系更为接近,且各组内各株分化程度均不明显,提示东亚地区卫氏并殖吸虫可能起源相同。而韩国两株分别聚类于日本株系和中国株系,由于中国与韩国在地理位置上更为接近,故推测韩国3n株可能是由日本传入的外来株。国内各样本虽可分为两枝,但是南北方样本的聚类划分并不清晰,未形成明显地理差异,因此在单一的COX1基因水平,国内卫氏并殖吸虫可能不存在分化现象。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囊蚴感染家猫的实验研究[J]. 林国华,颜翠兰,李友松,黄明松,林丹,程由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05)
[2]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研究进展[J]. 林陈鑫,陆予云,柳建发,李友松.  热带医学杂志. 2010(12)
[3]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变异及辐射诱发突变[J]. 李玉文,刘青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8(01)
[4]福建省淡水溪蟹种类、地理分布及其携带并殖吸虫囊蚴[J]. 张世阳,许龙善,李友松,程由注,林陈鑫,李卫华,连羡玉,周宪民,张芝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04)
[5]中国并殖吸虫成虫、囊蚴分种检索表[J]. 李友松.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9(03)
[6]中国若干并殖吸虫虫种独立性的辨异[J]. 李友松,程由注.  武夷科学. 1992(00)
[7]皖南两种卫氏并殖吸虫品系特征的比较[J]. 何毅勋,黄德生,胡亚青,张永年,朱雪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1(02)



本文编号:2899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99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