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0-12-07 13:33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患者、医护工作者乃至普通民众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危机。我国逐渐成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在疫情期间取得成效,但同时也反映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建设存在欠缺。文章介绍了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的机构设置、管理系统、治疗手段、信息沟通系统等干预措施,为加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建议。
【文章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2期 第116-122页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重要性
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现状
(一)公共卫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1. 心理危机干预快速支援系统
2. 心理服务人员培训系统
3. 较为成熟的心理援助热线系统
(二)民间自发心理干预协助支援
三、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应急措施
(一)美国应对本土寨卡病毒肆虐时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1. 协调与协作
2. 持续沟通
3. 数据共享
(二)美国对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区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时的心理干预措施
1. 对引发突发事件相关的心理压力因素(针对平民和医护工作者)进行快速评估
2. 创立危机干预机构间常设委员会(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IASC),建立心理干预支援系统
3. 构建科学的疫情信息传播渠道
(三)欧洲重大疫情危机事件压力管理系统(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CISM)
(四)以色列紧急心理健康系统
1. 建立精神健康支持中心(mental health sup-port centers,MHSC)系统
2. 建立社区压力与焦虑治疗中心(community stress&anxiety center,CSAC)系统
3. 建立心理适应中心(resilience centers,RC)系统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的启示
(一)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行政机制
(二)优化心理治疗过程,强化干预人员专业性与规范性
(三)平衡各地区心理干预系统建设,推进心理干预社区化
(四)注重舆论等客观因素对大众心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 陈雪峰,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2]妥善应对现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建议[J]. 许明星,郑蕊,饶俪琳,匡仪,杨舒雯,丁阳,李江龙,李纾.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3]失独家庭的社区心理服务运作模式探索[J]. 苏娟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4]CISM对我国建立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启示[J]. 孙红梅,高健,张丽萍.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02)
[5]“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 樊富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6]SARS心理干预的基本方式[J]. 吕秋云,丛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8)
本文编号:2903345
【文章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2期 第116-122页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重要性
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现状
(一)公共卫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1. 心理危机干预快速支援系统
2. 心理服务人员培训系统
3. 较为成熟的心理援助热线系统
(二)民间自发心理干预协助支援
三、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应急措施
(一)美国应对本土寨卡病毒肆虐时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1. 协调与协作
2. 持续沟通
3. 数据共享
(二)美国对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区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时的心理干预措施
1. 对引发突发事件相关的心理压力因素(针对平民和医护工作者)进行快速评估
2. 创立危机干预机构间常设委员会(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IASC),建立心理干预支援系统
3. 构建科学的疫情信息传播渠道
(三)欧洲重大疫情危机事件压力管理系统(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CISM)
(四)以色列紧急心理健康系统
1. 建立精神健康支持中心(mental health sup-port centers,MHSC)系统
2. 建立社区压力与焦虑治疗中心(community stress&anxiety center,CSAC)系统
3. 建立心理适应中心(resilience centers,RC)系统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的启示
(一)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行政机制
(二)优化心理治疗过程,强化干预人员专业性与规范性
(三)平衡各地区心理干预系统建设,推进心理干预社区化
(四)注重舆论等客观因素对大众心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 陈雪峰,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2]妥善应对现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建议[J]. 许明星,郑蕊,饶俪琳,匡仪,杨舒雯,丁阳,李江龙,李纾.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3]失独家庭的社区心理服务运作模式探索[J]. 苏娟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4]CISM对我国建立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启示[J]. 孙红梅,高健,张丽萍.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02)
[5]“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 樊富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6]SARS心理干预的基本方式[J]. 吕秋云,丛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8)
本文编号:2903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90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