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基于小波包—交叉频率相干性的肌间耦合特性

发布时间:2021-01-13 16:00
  人体运动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性,通过量化评价表面肌电(sEMG)信号间的非线性耦合强度,可以得到运动相关肌肉的功能状态,进而探究人体运动控制的机制。本文将小波包分解和n∶m相干性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小波包—n∶m相干性的肌间交叉频率耦合分析模型,探究肌电信号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在维持30%最大自主收缩力(MVC)的肘部屈伸状态下,采集20名健康成年人的sEMG信号,首先基于小波包分解获取子带分量,然后将子带信号进行n∶m相干性计算,分析肌间耦合特征。结果表明:30%MVC的肘部屈曲运动下,协同肌对和拮抗肌对的线性耦合(频率比为1∶1时)强度高于非线性耦合(频率比为1∶2、2∶1和1∶3、3∶1时);对于肌间非线性耦合,随着频率比的增大,耦合强度随之降低,且频率比为n∶m和m∶n之间没有明显的耦合强度差异;beta和gamma频段内的肌间耦合主要体现在协同肌对之间的线性耦合(1∶1)和低频率比的非线性耦合(1∶2、2∶1)以及拮抗肌对之间的线性耦合上。以上说明:小波包—n∶m相干性方法可以定性、定量地描述肌间非线性耦合强度,为深入揭示人体运动控制机制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价提供... 

【文章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0,37(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小波包—交叉频率相干性的肌间耦合特性


sEMG信号采集试验图

范式,耦合分析,信号采集,频率


试验范式

频谱,信号,预处理,频谱


为进一步挖掘上肢恒定握力维持下肘部屈伸运动中sEMG信号的时频域特性,利用小波包将sEMG信号自适应分解为不同频域尺度下的子带分量。具体而言,将sEMG信号X通过小波包分解,分解层数设置为i层,相应的会获得2i个子带信号,则信号X在第i层的第n个子带信号定义为Xni,则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式中,参数i,k,n∈Z,n=1,2,···,2 i,为第i层的第n个子带小波包系数,?i,k(t)为小波包函数。假设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则每个子带的频率范围为。小波包分解得到频率间隔为1 Hz的子带分量,将得到的sEMG信号分量用于下一步肌间交叉频率耦合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相干分析的肌间耦合特性[J]. 杜义浩,齐文靖,邹策,张晋铭,谢博多,谢平.  物理学报. 2017(06)
[2]中风康复运动中肌肉异常耦合分析[J]. 谢平,宋妍,郭子晖,陈晓玲,吴晓光,苏玉萍,杜义浩.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6(02)



本文编号:2975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975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