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发布时间:2021-01-31 20:4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备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已经被列为治疗脊髓损伤的首选干细胞,但其分化效率低,寻找一种具有高效诱导能力的因子尤为重要。基于文献查阅及课题组研究基础,推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基因可能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慢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感染复数为50,25,10,1进行LV-GFP转染,转染后3 d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GFP表达情况,确定最佳感染复数。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LV-GFP组、LV-BMP-7-GFP组,以最佳感染复数转染24,48,72,96,120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转染3 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神经细胞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结果与结论:①LV-GFP转染后3 d,感染复数为1组未见GFP阳性细胞,感染复数为10,25,50组可见GFP阳性细胞,其中感染复数为10...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1.3.2 实验试剂
1.3.3 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6]
1.4.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
1.4.3 确定最佳感染复数
1.4.4慢病毒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情况
1.4.5 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神经元样细胞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情况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形态变化
2.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2.3 慢病毒转染情况
2.4 不同时间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
2.5 转染后细胞形态学变化
2.6神经元样细胞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情况
3 讨论Discuss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及神经样细胞分化[J]. 康湘萍,陈超,梁超,戴薇薇,龚张斌,金国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1)
[2]NT-3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及其机制研究[J]. 卞合涛,郝楼,黄卫.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 (09)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J]. 荣为为,韩明子,金世柱,李瑞妮,崔承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05)
[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冯烨军,陈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05)
[5]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nd choroid plexus epithelial cells[J]. Chizuka Ide,Norihiko Nakano,Kenji Kanekiy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6(09)
[6]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 李晓峰,赵劲民,苏伟,崔向荣,罗世兴,马爱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0)
本文编号:3011548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1.3.2 实验试剂
1.3.3 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6]
1.4.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
1.4.3 确定最佳感染复数
1.4.4慢病毒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情况
1.4.5 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神经元样细胞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情况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形态变化
2.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2.3 慢病毒转染情况
2.4 不同时间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
2.5 转染后细胞形态学变化
2.6神经元样细胞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突触素1表达情况
3 讨论Discuss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及神经样细胞分化[J]. 康湘萍,陈超,梁超,戴薇薇,龚张斌,金国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1)
[2]NT-3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及其机制研究[J]. 卞合涛,郝楼,黄卫.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 (09)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J]. 荣为为,韩明子,金世柱,李瑞妮,崔承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05)
[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冯烨军,陈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05)
[5]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nd choroid plexus epithelial cells[J]. Chizuka Ide,Norihiko Nakano,Kenji Kanekiy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6(09)
[6]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 李晓峰,赵劲民,苏伟,崔向荣,罗世兴,马爱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0)
本文编号:3011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01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