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柯克斯体兼性好氧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1-05-12 08:35
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Cb)是人类Q热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对人和动物感染性强。人类感染Q热主要表现为急性流感样症状,以发热、头痛为主,可能会引起慢性感染[1],最常见的是心内膜炎[2]。贝氏柯克斯体九里株源自美国[3],是Q热研究中常用的参考菌株[4]。九里株在体外传代培养时易发生变异,由有毒的I相菌变异为弱毒的Crazy相[5]或无毒的II相[6,7]。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认为贝氏柯克斯体是专性胞内寄生菌,不能在细胞外培养。传统的培养方法主要是感染动物、鸡胚培养和细胞培养,2009年美国NIH落基山实验室发明了贝氏柯克斯体无细胞培养方法[8]。无细胞培养技术提高了贝氏柯克斯体的培养效率,并简化了遗传操作的方法[8,9]。国外的研究发现贝氏柯克斯体是严格微好氧菌,无细胞培养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但是氧浓度不超过10%[8,9,10]。本研究第一部分是对九里II...
【文章来源】:军事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贝氏柯克斯体九里株Ⅱ相的分纯与鉴定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1.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1.1.4.1 2×ACCM-2
1.1.4.2 超纯琼脂糖溶液
1.1.4.3 3M乙酸钠
1.1.4.4 PBS缓冲液
1.2 实验方法
1.2.1 贝氏柯克斯体九里株Ⅱ相的分纯与培养
1.2.2 基因组提取
1.2.3 全基因组测序
1.3 结果
1.3.1 CB01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
1.3.2 与RSA493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1.3.3 与RSA439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1.3.4 大片段差异
1.4 讨论
第二章 贝氏柯克斯体兼性好氧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4 重要试剂的配置
2.1.4.1 2×ACCM-2和含色氨酸的2×ACCM-2
2.1.4.2 LB培养基
2.1.4.3 LB琼脂平板
2.1.4.4 TAE缓冲液
2.2 方法
2.2.1 贝氏柯克斯体的转化和筛选
2.2.1.1 制备需要转化的质粒p207GK
2.2.1.2 制备贝氏柯克斯体化学感受态
2.2.1.3 转化和筛选
2.2.1.4 克隆分纯
2.2.1.5 扩大培养与定量
2.2.2 荧光定量PCR方法
2.2.3 鉴定转化菌的生长特性
2.2.3.1 鉴定转化菌NM ⅡpMMGK在两种氧浓度条件下的培养特性
2.2.3.2 测试转化菌NM ⅡpMMGK在20%氧浓度中生长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2.3.3 探索色氨酸对不同Cb菌株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2.3.4 探索冻存和接种浓度对不同Cb菌株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2.3.5 鉴定-pQ和-pBRQ是否可以在20%条件下生长
2.3 结果
2.3.1 检验单克隆结果
2.3.2 转化菌NM ⅡpMMGK在20%氧浓度条件下的培养特性的初步鉴定
2.3.3 转化菌NM ⅡpMMGK在20%氧浓度条件下的培养特性的初步鉴定
2.3.4 探索色氨酸对Cb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3.5 探索冻存和接种浓度对Cb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3.6 鉴定两株质粒缺失株是否可以在20%氧浓度条件下生长
2.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简历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构建及转化方法建立[J]. 罗声栋,卢姗姗,胡燕,王涛,于永慧,冯乐,孙志会,宋立华. 生物技术通讯. 2016(05)
[2]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张丁予,章婷曦,王国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9)
[3]细菌产生的活性氧及其功能[J]. 刘武康,吴淑燕,陈国薇,张超,吴嫚,李森,刘箐. 微生物学杂志. 2016(01)
[4]表观遗传之染色质重塑[J]. 丁健,王飞,金景姬,蔡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5(11)
[5]第三代测序技术:单分子即时测序[J]. 刘岩,吴秉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10)
[6]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J]. 李光雷,喻树迅,范术丽,宋美珍,庞朝友.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1)
[7]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J]. 解增言,林俊华,谭军,舒坤贤.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8)
[8]细菌中的群体感应[J]. 钟增涛,郑会明,高轶静,王卉,崔中利,李顺鹏,朱军. 生命的化学. 2003(06)
本文编号:3183099
【文章来源】:军事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贝氏柯克斯体九里株Ⅱ相的分纯与鉴定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1.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1.1.4.1 2×ACCM-2
1.1.4.2 超纯琼脂糖溶液
1.1.4.3 3M乙酸钠
1.1.4.4 PBS缓冲液
1.2 实验方法
1.2.1 贝氏柯克斯体九里株Ⅱ相的分纯与培养
1.2.2 基因组提取
1.2.3 全基因组测序
1.3 结果
1.3.1 CB01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
1.3.2 与RSA493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1.3.3 与RSA439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1.3.4 大片段差异
1.4 讨论
第二章 贝氏柯克斯体兼性好氧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4 重要试剂的配置
2.1.4.1 2×ACCM-2和含色氨酸的2×ACCM-2
2.1.4.2 LB培养基
2.1.4.3 LB琼脂平板
2.1.4.4 TAE缓冲液
2.2 方法
2.2.1 贝氏柯克斯体的转化和筛选
2.2.1.1 制备需要转化的质粒p207GK
2.2.1.2 制备贝氏柯克斯体化学感受态
2.2.1.3 转化和筛选
2.2.1.4 克隆分纯
2.2.1.5 扩大培养与定量
2.2.2 荧光定量PCR方法
2.2.3 鉴定转化菌的生长特性
2.2.3.1 鉴定转化菌NM ⅡpMMGK在两种氧浓度条件下的培养特性
2.2.3.2 测试转化菌NM ⅡpMMGK在20%氧浓度中生长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2.3.3 探索色氨酸对不同Cb菌株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2.3.4 探索冻存和接种浓度对不同Cb菌株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2.3.5 鉴定-pQ和-pBRQ是否可以在20%条件下生长
2.3 结果
2.3.1 检验单克隆结果
2.3.2 转化菌NM ⅡpMMGK在20%氧浓度条件下的培养特性的初步鉴定
2.3.3 转化菌NM ⅡpMMGK在20%氧浓度条件下的培养特性的初步鉴定
2.3.4 探索色氨酸对Cb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3.5 探索冻存和接种浓度对Cb在20%氧浓度条件下培养的影响
2.3.6 鉴定两株质粒缺失株是否可以在20%氧浓度条件下生长
2.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简历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贝氏柯克斯体穿梭载体构建及转化方法建立[J]. 罗声栋,卢姗姗,胡燕,王涛,于永慧,冯乐,孙志会,宋立华. 生物技术通讯. 2016(05)
[2]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张丁予,章婷曦,王国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9)
[3]细菌产生的活性氧及其功能[J]. 刘武康,吴淑燕,陈国薇,张超,吴嫚,李森,刘箐. 微生物学杂志. 2016(01)
[4]表观遗传之染色质重塑[J]. 丁健,王飞,金景姬,蔡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5(11)
[5]第三代测序技术:单分子即时测序[J]. 刘岩,吴秉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10)
[6]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J]. 李光雷,喻树迅,范术丽,宋美珍,庞朝友.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1)
[7]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J]. 解增言,林俊华,谭军,舒坤贤.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8)
[8]细菌中的群体感应[J]. 钟增涛,郑会明,高轶静,王卉,崔中利,李顺鹏,朱军. 生命的化学. 2003(06)
本文编号:318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18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