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子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6:57
目的研究该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子学机制。方法分析该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株(CRKP),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和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CIM)进行表型确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并进行基因测序BLAST比对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结果 46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高耐药性;耐碳青霉烯表型确证均呈阳性,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包括A类碳青霉烯酶(KPC-2型)和B类金属酶(NDM-1和IMP-4),MLST分型以ST11型为主。结论该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子学机制主要以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ST11型为主,同时有少量其他型别的检出,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强度和力度,以及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41(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NDM-1基因测序图(部分)
若美罗培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为6~15 mm,则判断待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若≥19mm,则判断待测菌株不产碳青霉烯酶,若抑菌圈直径在16~18mm,则不能确定是否产酶[3]。本次试验结果显示46株测试菌株均为阳性(100.00%)见图5。图2 NDM-1基因测序图(部分)
IMP-4基因测序图(部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研究[J]. 张晓慧,张加玲,戎建荣,侯辰蕊.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04)
[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与定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叶相如,胡必杰,周春妹,周昭彦,黄声雷,单玉璋,朱晨迪,高晓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11)
本文编号:3277580
【文章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41(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NDM-1基因测序图(部分)
若美罗培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为6~15 mm,则判断待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若≥19mm,则判断待测菌株不产碳青霉烯酶,若抑菌圈直径在16~18mm,则不能确定是否产酶[3]。本次试验结果显示46株测试菌株均为阳性(100.00%)见图5。图2 NDM-1基因测序图(部分)
IMP-4基因测序图(部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研究[J]. 张晓慧,张加玲,戎建荣,侯辰蕊.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04)
[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与定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叶相如,胡必杰,周春妹,周昭彦,黄声雷,单玉璋,朱晨迪,高晓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11)
本文编号:3277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27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