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白纹伊蚊登革病毒检测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7-11 07:24
  白纹伊蚊为我国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蚊体内登革病毒传播方式主要为吸血传播和垂直传播。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主要与病毒滴度、病毒血清型、气象因素、感染者症状及蚊体内共生菌的影响等有关。蚊标本的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对登革病毒的检出均有一定的影响。该文主要从感染机制、常见检测方法、易感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白纹伊蚊登革病毒检测进行综述,为登革热的媒介监测和防制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31(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白纹伊蚊登革病毒感染机制
2 蚊虫登革病毒常见检测方法
    2.1 病毒分离培养
    2.2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3 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易感性影响因素
    3.1 病毒滴度
    3.2病毒血清型
    3.3 气象因素
    3.4 感染者症状的影响
    3.5蚊体内共生菌的影响
4 可能影响白纹伊蚊病毒检测的因素
    4.1 成蚊标本采集的影响
    4.2 幼蚊标本采集的影响
    4.3 采集地点及保存方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种监测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效果比较研究[J]. 田野,吴治明,张恒端,吴小群,周明浩,褚宏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06)
[2]双层叠帐法与BG-trap诱捕器法在登革热应急蚊媒监测中的捕蚊效果比较[J]. 韦凌娅,孔庆鑫,王慧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01)
[3]登革热病毒的垂直传递和伊蚊滞育研究进展[J]. 马敏,马晓,杨思嘉,王桂安,孙斌.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05)
[4]媒介白纹伊蚊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 李晨颖,陈晓光.  中国热带医学. 2018(07)
[5]2016年中国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J]. 刘小波,吴海霞,郭玉红,任东升,李贵昌,鲁亮,刘起勇.  疾病监测. 2018(02)
[6]蚊体内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陈锴,林春燕,李平,朱勇喆.  中国热带医学. 2017(05)
[7]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快速检测3种蚊媒病毒[J]. 吴忠华,罗鹏,吕沁风,郑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12)
[8]蚊虫细胞表达登革病毒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J]. 郑学礼,潘京,付宇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06)
[9]温度对白纹伊蚊传播登革2型病毒易感性影响的研究[J]. 肖方震,张仪,何似,施文琦,谢汉国,邓艳琴,周晓农,严延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2 (03)
[10]国境口岸蚊媒病毒检测研究进展[J]. 罗琳,刘传鸽,胡龙飞.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2(03)



本文编号:3277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277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