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的出生前发育
本文关键词:人类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的出生前发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脑皮质发育障碍”这类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皮质发育障碍不仅是导致婴幼儿期癫痫、智力缺陷、发育迟滞和神经功能缺陷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且极有可能与成人精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有关。然而迄今为止,有关人类大脑皮质的生前发育缺乏系统性研究,对人类大脑皮质层状结构的发育进程亦知之甚少。目前临床上应用于胎儿颅脑产前检查及评估的影像学技术主要有宫内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超声检查安全、经济、方便、可以实时成像,是目前评价胎儿发育的首选;MRI检查无辐射、对比度及分辨率高,且其快速成像序列减少了成像中的伪影,是最佳的辅助诊断方法。然而两种技术在运用于胎儿大脑皮质的检查中又具有各自的局限性:超声检查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相对较低,对孕妇体型肥胖、羊水过少、胎儿颅骨骨化明显者显像效果较差;MRI对于宫内胎儿通常采集场强低于1.5T,且受到采集序列、扫描层厚、胎动等因素影响。而胎儿标本MRI扫描可以避免这些因素影响,并可以进行组织学研究,成为研究大脑发育和成熟的有效手段。以往研究发现伴随着人类大脑皮质的复杂的组织发生过程,一些暂时性的层状结构出现在胚胎和胎儿期的大脑皮质,并随着孕周延长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在大孕龄跨度、高场强的标本MRI上显示人类胎儿大脑皮质层状结构的变化并与组织学研究对照将变得极有必要,将为人类大脑皮质的发育机制提供参考意见,为临床宫内胎儿脑发育状况评估提供指导,提高人口出生质量。第一部分:人类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生前发育的高场强MRI研究目的:利用3.0T和7.0T胎儿标本MRI探讨人类胎儿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随孕龄增长的显示及发育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10个胎龄组的26例胎儿标本进行3.0T和7.0T头部磁共振扫描,选取不同场强横断面MR图像,观察胎儿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各层的显示变化。结果:在3.0T和7.0T标本MRI上,14-18孕周可观察到枕叶皮质分为4-6层结构;20-22孕周时层状结构发育典型,MRI上显示为7层结构;24-30孕周时层状结构变得不典型;30孕周以后,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逐渐消失并固定为3层结构。侧脑室层、室下层、皮质层在T2加权MRI下显示为低信号条带,室周层、中间层、边缘层T2加权MRI下显示为高信号条带,皮质下层在发育过程中信号有所变化,而各层在T1加权MRI下其信号与T2下相反。结论:T1加权的3.0T MRI与T2加权的7.0T MRI可以很好的显示胎儿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且层状结构的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第一部分:人类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生前发育的高场强MRI研究目的:利用3.0T和7.0T胎儿标本MRI探讨人类胎儿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随孕龄增长的显示及发育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10个胎龄组的26例胎儿标本进行3.0T和7.0T头部磁共振扫描,选取不同场强横断面MR图像,观察胎儿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各层的显示变化。结果:在3.0T和7.0T标本MRI上,14-18孕周可观察到枕叶皮质分为4-6层结构;20-22孕周时层状结构发育典型,MRI上显示为7层结构;24-30孕周时层状结构变得不典型;30孕周以后,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逐渐消失并固定为3层结构。侧脑室层、室下层、皮质层在T2加权MRI下显示为低信号条带,室周层、中间层、边缘层T2加权MRI下显示为高信号条带,皮质下层在发育过程中信号有所变化,而各层在T1加权MRI下其信号与T2下相反。结论:T1加权的3.0T MRI与T2加权的7.0T MRI可以很好的显示胎儿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且层状结构的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第二部分:大脑枕极皮质层状结构出生前发育的形态学计量研究目的:探讨人类胎儿大脑枕极皮质层状结构厚度及细胞密度的发育规律,为胎儿大脑皮质疾病的产前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材料与方法:选取10个胎龄组的26例胎儿标本进行3.0T和7.0T头部磁共振扫描,并选取其中14、20和30孕周的胎儿大脑枕极皮质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利用Amira和Image Pro Plus (IPP)软件分别测量各层结构厚度和细胞密度,观察其随孕龄的变化。结果:中间层和皮质下层在22周厚度增长较快,在28周略有下降,之后逐渐增加,其余层厚度在20周达到顶峰,之后逐渐下降。皮质总厚度随孕龄增加而增加,各层内细胞密度随孕龄增加而减少。结论:枕极层状结构发育过程中各层厚度及细胞密度遵循特定规律,层状结构的宏观发育与细胞数目没有必然联系。
【关键词】:胎儿脑 大脑皮质 发育 层状结构 标本MRI 胎儿脑 皮质发育 层状结构 标本MRI HE染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21.5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符号说明12-13
- 第一部分:人类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生前发育的高场强MRI研究13-22
- 前言13
- 材料和方法13-15
- 结果15-17
- 讨论17-19
- 结论19
- 参考文献19-22
- 第二部分:大脑枕极皮质层状结构出生前发育的形态学计量研究22-32
- 前言22-23
- 材料和方法23-24
- 结果24-29
- 讨论29-30
- 结论30
- 参考文献30-32
- 综述32-44
- 参考文献40-44
- 致谢44-4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6-47
- 附件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用贺;李跃杰;王立伟;张明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视网膜层状结构自动分割[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4年02期
2 张忠和;刘树伟;林祥涛;滕皋军;耿鹤群;于台飞;方芳;臧凤超;;胎儿大脑皮质层状结构发育的MRI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年05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志新;邢娇秀;;黄土高边坡层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杨昌辉;张国富;吴多贤;;北盘江董箐水电站层状结构砂岩与泥岩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昌辉;张国富;吴多贤;;北盘江董箐水电站层状结构砂岩与泥岩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波;冯美玲;戚兴辉;黄小荥;;一例层状结构锗-锑异金属硫属化物[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5 陈蓓;程川;;Si_3N_4/SiC层状结构陶瓷摩擦磨损性能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苏玉长;邹启凡;禹萍;苏继桃;;层状结构LiMnO_2正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徐明考;李丽芳;;层状结构有机-无机复合流滴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骆军;朱航天;梁敬魁;李静波;饶光辉;;层状结构Birnessite型MnO_2纳米墙及其磁性[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王少华;卞振锋;霍宇凝;任洁;李和兴;;层状结构TiO_2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骆会欣;中空层状结构让立体绿化升级[N];中国花卉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婷;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层状结构探地雷达正反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解玉鹏;SiC_w/SiC层状结构陶瓷的制备与强韧化[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阳;水系电化学储能体系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超;人类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的出生前发育[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艳;基于模型试验的层状结构物层底应变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3 李莹;铋层状结构铁电材料组成设计与性能优化[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4 冼凯;考虑粘性的压电层状结构中SH波的传播[D];宁波大学;2009年
5 任志峰;阴离子型层状结构水处理功能材料[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人类大脑枕叶皮质层状结构的出生前发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3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