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糖尿病模型大鼠创面的愈合及血管生成
发布时间:2023-01-03 10:07
背景:糖尿病性创面愈合障碍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电刺激疗法是临床治疗创面损伤的常用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损伤皮肤愈合。目的:探讨电刺激疗法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联合背部皮肤创伤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性难愈创面大鼠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刺激治疗组;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大鼠造成背部创面,治疗组予以电刺激治疗21 d,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于治疗第3,7,14,21天分别评价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完成后,取大鼠血清和创面组织用于指标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创面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定位定量观察创面血管生成素受体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的表达。实验方案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经电刺激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率于第14天时即接近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血管生成素受体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400)
各组大鼠创面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局部应用胰岛素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J]. 赵敏超,赵敏越,袁伟健,李伟,武汉,李祖浩. 医学综述. 2018(20)
[2]Ang-1和Tie-2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 胡夏晓,张文倩,刘炳男,周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08)
[3]瘢痕成熟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表达与瘢痕血管的变化[J]. 吴子涵,李高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32)
[4]糖尿病创面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J]. 向鹏君,季晖,顾铭,康瑞娟,龚晓健. 药学研究. 2017(11)
[5]电针耳甲区对2型糖尿病大鼠痛觉障碍及抑郁症状的影响[J]. 李少源,翟煦,荣培晶,王宏才,李荣俊. 中医杂志. 2014(02)
[6]糖尿病难愈创面应用小剂量胰岛素:上皮化、纤维化及血管新生[J]. 王芳,栗勇,苏映军,王钠,徐晨,周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20)
[7]Ang-1/Tie2系统与病理性血管形成的关系[J]. 刘帅,刘学政. 解剖科学进展. 2010(01)
本文编号:372726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各组大鼠创面组织血管生成素受体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400)
各组大鼠创面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局部应用胰岛素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J]. 赵敏超,赵敏越,袁伟健,李伟,武汉,李祖浩. 医学综述. 2018(20)
[2]Ang-1和Tie-2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 胡夏晓,张文倩,刘炳男,周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08)
[3]瘢痕成熟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表达与瘢痕血管的变化[J]. 吴子涵,李高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32)
[4]糖尿病创面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J]. 向鹏君,季晖,顾铭,康瑞娟,龚晓健. 药学研究. 2017(11)
[5]电针耳甲区对2型糖尿病大鼠痛觉障碍及抑郁症状的影响[J]. 李少源,翟煦,荣培晶,王宏才,李荣俊. 中医杂志. 2014(02)
[6]糖尿病难愈创面应用小剂量胰岛素:上皮化、纤维化及血管新生[J]. 王芳,栗勇,苏映军,王钠,徐晨,周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20)
[7]Ang-1/Tie2系统与病理性血管形成的关系[J]. 刘帅,刘学政. 解剖科学进展. 2010(01)
本文编号:3727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72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