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外用霉酚酸酯对实验性白癜风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8 20:51
  目的: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身免疫学说是其现有的病因之一。霉酚酸酯(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药物,可选择性抑制次黄嘌呤核苷磷酸脱氢酶(IMPDH)合成淋巴细胞的DNA。鉴于其副作用轻微,MMF已被广泛用于免疫性皮肤病,例如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最近的研究报道了用MMF治疗白癜风的可能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拟探讨外用霉酚酸酯对氢醌(HQ)诱导的白癜风豚鼠模型及白癜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1.使用氢醌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并进行了黑素组织形态学分布及功能基因表达等方面的鉴定;2.以外用氢醌及生理盐水作为模型组,外用氢醌及霉酚酸酯为治疗组,并以未予氢醌脱色的仅外涂生理盐水的自然生长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30天、第40天及第50天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评估霉酚酸酯对白癜风豚鼠模型色素脱失斑的疗效,第50天时通过Ha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Masson-Fontana(M-F)染色计数各组基底层黑素细胞及含黑素颗粒的毛囊个数,观察该药对黑素数量及分布的影响,并对霉酚酸...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白癜风概述
    1.2 白癜风动物模型概述
    1.3 霉酚酸酯概述
    1.4 本论文的实验目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1.4.1 .实验目的
        1.4.2 .实验设计
        1.4.3 .实验方法
第二章 :使用氢醌脱色法建立白癜风豚鼠模型
    2.1 实验材料
        2.1.1 伦理声明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耗材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
        2.2.2 白癜风豚鼠模型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白癜风豚鼠模型的表观学变化
        2.3.2 白癜风豚鼠模型的形态学鉴定
        2.3.3 白癜风豚鼠模型的基因学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外用霉酚酸酯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仪器、耗材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Image-Pro Plus软件计算各组色素脱失斑的面积
        3.2.2 通过形态学染色比较各组黑素数量及黑素分布情况
        3.2.3 比较三组黑素功能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3.2.4 统计学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霉酚酸酯显著降低了氢醌诱导的色素脱失斑的面积
        3.3.2 霉酚酸酯组含黑色素毛囊数显著升高
        3.3.3 霉酚酸酯组基底层黑素细胞数量显著升高
        3.3.4 免疫荧光染色可见霉酚酸酯组黑素功能蛋白表达显著
        3.3.5 霉酚酸酯可增加黑素功能基因的表达
    3.4 讨论
第四章 :霉酚酸酯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抵制IFN-γ诱导的色素脱失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比较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组织切片淋巴细胞数量
        4.2.2 霉酚酸酯能够抑制氢醌诱导的IFN-γ、TGF-β炎性因子升高
        4.2.3 检测各组黑素功能基因的表达情况
        4.2.4 引物序列
        4.2.5 统计学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霉酚酸酯抑制氢醌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TGF-β炎性因子升高
        4.3.2 霉酚酸酯能够抑制氢醌诱导的IFN-γ、TGF-β炎性因子升高
        4.3.3 霉酚酸酯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治疗氢醌诱导的色素脱失作用
    4.4 讨论
第五章 :霉酚酸酯在白癜风小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
    5.1 实验动物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建立白癜风小鼠模型
        5.3.2 毛发色素情况并通过组织学染色计数各组含黑素毛囊数
        5.3.3 比较三组免疫荧光黑素特异性染色情况
        5.3.4 分析各组黑素功能相关基因的 m RNA 表达
        5.3.5 引物序列
        5.3.6 统计学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霉酚酸酯抵制氢醌的毛囊色素脱失
        5.4.2 霉酚酸酯使氢醌脱色后的小鼠含黑素毛囊数显著增多
        5.4.3 霉酚酸酯治疗组较氢醌组TYRP-1 蛋白表达更明显
        5.4.4 霉酚酸酯使黑素功能基因表达升高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创新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引用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31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4031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