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免疫原性的发生机制与干预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17 00:03

  本文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免疫原性的发生机制与干预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 免疫原性 免疫耐受 再生医学


【摘要】: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为再生医学开辟了一条广阔而富有前景的新途径。但近期对于自体来源的iPSC及其分化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因此研究影响iPSC免疫原性的因素、机体对其可能的免疫排斥及相关免疫耐受机制是未来实现iPSC成功临床应用的重要基础课题。该文将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免疫原性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 免疫原性 免疫耐受 再生医学
【基金】:国家医药重大专项(批准号:2011ZX09102-01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批准号:2010CB945204、2012CB966600) 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批准号:2010DFB30270)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前言人类干细胞研究是再生医学的基础。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是Takahashi等[1]率先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将Oct3/4、Sox2、Klf4和c-Myc 4个基因转入小鼠和人的成纤维细胞,诱导其发生重编程为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s,ESC)相似的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鸿敏;蔡明;石炳毅;;免疫调节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2 魏晓平;李立;;胰腺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年12期

3 朴正福;丁淑芹;张海燕;小林护;加茂功;樱川宣男;李宁;;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分化潜能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1期

4 郝嘉;游凯;肖颖彬;;羊水干细胞的研究现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5 赵以睿;张仁利;朱兴全;;新型DNA疫苗佐剂-DC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6 何巧花;李豫峰;;胚胎着床与免疫耐受[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03期

7 卢觅佳;吴友苹;陈颖;杨红忠;陈云祥;宣尧仙;;牛血清白蛋白免疫耐受大鼠模型的初步建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1期

8 党建红;金志军;;脐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9 王韫芳,裴雪涛;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及其在再生医学应用中的思索[J];科学通报;2003年07期

10 方陵生;干细胞应用迭创奇迹 预示再生医学新时代的到来[J];世界科学;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升;;高危型HPV新型免疫原MAP的分子设计及其免疫原性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2 李忠明;张颖;黄嘉璐;何为;刘庆良;张洪勇;熊思东;;采用嵌合基因技术增强结核杆菌ESAT-6抗原在小鼠和猴子体内免疫原性的研究[A];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擎天;朱泳璋;褚嘉yP;张庶民;郭晓奎;;GM-CSF对重组百日咳DNA疫苗免疫原性的作用[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郭力;邵琳琳;刘新光;彭军;侯明;;血小板MHCⅠ类抗原分子介导CD61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5 贾晓晖;程健君;何多姣;李双霞;田颖新;贾天军;;感染CPn人群中CPn0308免疫原性分析研究[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张方;施毅;李子玲;胡波;宋勇;;mTSLPR-Ig调节树突细胞诱导哮喘小鼠免疫耐受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飚;张凤蕴;赵育莹;王丽群;周贵生;于伟玲;李殿俊;;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期[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8 肖波;段潇潇;杨欢;;Tα146-162-iMDC对p21表达的调节在诱导EAMG免疫耐受中的作用[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毛开荣;丁家波;程君生;蒋玉文;;布鲁氏菌基因缺失菌株rS2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测定[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福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乙型肝炎免疫耐受特点的研究[A];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锦琰;从移植器官到移植细胞[N];健康报;2000年

2 编译/任秋凌;再生医学使衰老细胞返老还童[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记者 葛进;T细胞分为活泼与不活泼两类[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垠;中国干细胞研究应向大动物实验平台挺进[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记者 叶尤刚;徐荣祥再生医学创世界奇迹[N];中国工商报;2002年

6 张田勘;干细胞研究:2009年变化与进展不断[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田 地;再生医学邀干细胞“生产”器官[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王广顺;再生医学的器官再生与生命理论[N];健康报;2004年

9 记者 闫煈;专家呼吁启动VSEL干细胞研究[N];健康报;2009年

10 朱蜂伟 程舒巧 王怡 张姣姣 王鲜忠 张家骅;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现状及进展[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免疫耐受机制异常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刘阳;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鼠免疫耐受机制异常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徐东亮;核因子-κB寡聚脱氧核苷酸诱骗剂处理的供受者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付嘉;重组人β2糖蛋白1及其第一结构域对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及作为耐受原的初步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5 井申荣;微载体制备甲肝灭活疫苗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杨晓剑;T细胞疫苗诱导大鼠胰肾联合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7 严媚;1,,25-(OH)_2D_3及复方丹参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免疫耐受和造血重建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8 梅爱农;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免疫原性及同源性树突状细胞对其在脑移植耐受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斌;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周俊峄;复合组织移植中淋巴细胞克隆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克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及诱导免疫耐受作用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敏;戊二醛聚合方法对血红蛋白聚合产物免疫学特性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3 陈昊;转化生长因子β1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的体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4 唐艳;TRP-2_(180-188)CTL表位之APL的设计和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马骁;共刺激分子在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3年

6 段鸿元;登革3型病毒prME和NS1多基因重组质粒DNA免疫原性增强效果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7 唐湘凤;持久稳定混合嵌合体诱导免疫耐受在异种骨髓移植中作用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宋宏萍;超抗原SEA的基因克隆、活性蛋白制备及其诱导T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范传波;静脉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猕猴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10 栾翔凌;SARS病毒E、M、N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686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686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e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