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荧光素酶标记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组复制子细胞模型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双荧光素酶标记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组复制子细胞模型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丙型肝炎病毒 荧光素酶类 萤火虫 Gaussia荧光素酶 细胞模型 复制子
【摘要】:目的构建双荧光素酶标记丙型肝炎病毒(HCV)亚基因组复制子细胞模型,为HCV研究提供有效工具。方法通过单克隆筛选及慢病毒感染构建双荧光素酶标记的HCV亚基因组复制子细胞模型(HCV Fluc-UbiGluc)。利用荧光素酶检测、Western印迹检测鉴定细胞模型,利用IFN-α对HCV抗病毒效果评价验证细胞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筛选所得HCV亚基因组细胞克隆检测到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到HCV NS5A蛋白表达。NS3/4A对黄色荧光蛋白(YFP)标记的MAVS(YFP-MAVS)切割作用使亚细胞定位发生转移。IFN-α处理后荧光素酶活性、HCV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该模型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指示HCV亚基因组在细胞内的复制水平,Gaussia荧光素酶指示细胞的生长数量,能准确反映候选药物对HCV复制水平的影响,并有效排除药物的细胞毒性干扰,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在抗病毒药物高通量筛选、HCV致病机制等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荧光素酶类 萤火虫 Gaussia荧光素酶 细胞模型 复制子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2104,7122136)
【分类号】:R373.21
【正文快照】: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率占全世界人口的1%~2%,我国的感染率达到3.2%,其中70%~80%的感染者转为慢性,其转归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1,2]。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高流行性、病程隐匿性和长期感染导致预后不良等特性,因此成为一个严重的医学和社会经济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辉;重视丙型肝炎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贺秋;李少波;刘劭钢;王国华;陈坤;宋晓国;冯晓燕;;血清转换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核心抗原及抗体检测对比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6年03期
2 李瑞兰;李忠平;朱秀文;赵莉;张莉祥;;抗-HCV阳性样本的分片段抗体辅助实验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7年02期
3 吴乾生;;大黄釳虫丸联合保肝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8年08期
4 李宁;王家兴;舒象武;沈亚枚;曹微微;李碧娟;刘洪波;范学工;;102175例拟受血者输血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检出资料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年06期
5 唐翠连;何邵波;史顺扬;;丙型肝炎病毒游离抗原与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6期
6 陈茂伟;罗光汉;江建宁;黄莉;;1993~2004年某院传染性疾病出院病例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7 李嘉;杨文才;杨晓琴;李杨;;介入性检查或治疗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分析[J];贵州医药;2010年02期
8 王燕;尹秋霞;窦恒利;;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作为筛选试验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年04期
9 赵龙友;纪勇平;谭晓霞;;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09期
10 单万水,韩红星,王敏,蒋小玲,陆坚;116例血清中HCV RNA定量检测与抗—HCV结果对比分析[J];海南医学;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晓彤;谢南;李金明;鲁纯腾;罗芳;;临床艾滋病患者各型肝炎、EB、巨细胞等病毒的合并感染分析[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敏;韩红星;蒋小玲;陆坚;徐六妹;;HCV RNA定量检测与基因分型的研究[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姝娜;基于内切酶特异性剪切作用的疾病DNA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军;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的基因合成与免疫原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高秋菊;慢性HCV和/或HBV感染者Th1、Th2主要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4 温晓玉;表达人干扰素调节因子重组杆状病毒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莎;肝性脑病107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莉;HCV刺激鼠小胶质细胞后TLR7和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3 龚育平;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蛋白的抗原性及免疫应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于晓芳;PCR-BHEL技术的建立及对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5 张孝国;酒精对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准种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孙慧慧;酒精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及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陈慧毅;HCV 1b亚基因组复制子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初步筛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李立飞;延边地区丙型肝炎传播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型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9 高香翠;构建含有小IRES和报告基因的新型HCV亚基因复制子细胞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赵雨来;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肝内Th1、Th2、Th17和Treg细胞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营;高博;冯玉奎;;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2期
2 陈瑞烈;林少锐;李忆璇;郑晓丹;贺永文;高勇;杨小铭;罗端德;;商陆抗病毒蛋白对感染细胞模型中HCV复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年04期
3 杨振;;丙型肝炎病毒T细胞模拟表位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10期
4 何琼琼;肖旭贤;冯德云;李波;郑晖;程瑞雪;;丙型肝炎病毒NS3基因对人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4期
5 赵四海;楚雍烈;寻萌;薛欣;;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模型的现状与未来[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6 关默;戚中田;;细胞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受体介导的细胞入侵[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7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12期
8 阚全程;余祖江;雷延昌;杨东亮;郝连杰;;人工构建含丙型肝炎病毒核糖体插入位点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10期
9 张健,刘妍,成军,王琳,邵清,梁耀东,刘敏;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A反式激活基因NS5ATP7的克隆[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1期
10 陈秋莉,戚中田;DC-SIGN和L-SIGN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J];生命的化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洪洲;张云智;;HIV-1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勇;胡华军;洪艳;;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现状[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龚作炯;;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学及抗病毒靶位[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王敏;韩红星;蒋小玲;陆坚;徐六妹;;HCV RNA定量检测与基因分型的研究[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朱研;谭朝霞;范焱;张长江;王小红;;丙型肝炎病毒动态准种优势株的确定[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窦晓光;李智伟;王兆荃;;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NS5a高免疫源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原性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邓庆丽;王巍;黄开红;邵静;黄志明;;形成丙型肝炎病毒负链复制体的相关蛋白的分析[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朱s,
本文编号:784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78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