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体外可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本文关键词: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体外可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更多相关文章: 可溶性HLA-G二聚体 树突状细胞 .细胞
【摘要】:目的:研究可溶性HLA-G二聚体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用HLA-G-Fc融合基因转染的721.221细胞分泌可溶性HLA-G二聚体;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γ-干扰素(IFN-γ)诱导7天得到成熟DC;并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可溶性HLA-G二聚体或转染空载体的721.221上清作为对照;观察DC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表面CD1a+CD83+、CD1a+CD40+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DC形态。可溶性HLA-G二聚体组CD1a+CD83+、CD1a+CD40+阳性率明显低于721.221上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体外可抑制DC的成熟。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武汉血液中心;
【关键词】: 可溶性HLA-G二聚体 树突状细胞 .细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72697、No.30901320)
【分类号】:R392.4
【正文快照】: HLA-G是一种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主要表达在接触母体组织的胎儿滋养层细胞上,被认为在维持母胎耐受中起重要作用。Abderrahim Naji等报道接受移植的病人排斥反应程度与HLA-G在血清中的含量成反比[1]。DC在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2],未成熟DC有很强的摄取、加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凌爱,路士华,杨莉;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学中的作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2 刘恩梅,罗嘉慧,涂文伟,刘宇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导脐血CD14~+单核细胞转化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11期
3 刘福生,王忠诚,历俊华,林松,任铭,肖庆,张亚卓;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4 刘美娜;树突状细胞与妇科肿瘤生物治疗[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年06期
5 吴军,王捷,杨太成,赖晃文,郑文岭,王晓怀;钙离子载体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1期
6 徐敏,程书榜,王成友,郑凯;胃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7 杨吉伟;;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与扩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3年02期
8 练诗梅,王晓波,薛祖光,张旗,孙健,荒木弘一;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扩增[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年05期
9 黎阳,包蓉,黄绍良,吴燕峰,魏菁,周敦华;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年05期
10 赵岐刚,田小侠,张书广;乙肝疫苗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免疫应答[J];齐鲁医学检验;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3 郭大伟;梁健;姜晓峰;王学范;魏云涛;姜洪磊;;GPC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HepG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新华;钟翠平;顾云娣;顾晓;范强;王国强;周播江;;TGF-β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增强移植心脏耐受性并降低Fractalkine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尤长宣;罗荣城;张军一;苏瑾;廖旺军;郑航;Paul L Hermonat;;基因转移制备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葛长勇;李鸿钧;孙茂盛;冯婷婷;靳昌忠;姚航平;吴南屏;;灭活SV40致敏的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葛长勇;李鸿钧;谢天宏;张光明;易山;孙茂盛;吴南屏;;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尧;靳风烁;兰卫华;李彦峰;张克勤;吴刚;叶锦;;联合应用塞莱西布和CpG-ODN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夏强;刘卫彬;陈振光;张莹;黄如训;;胸腺成熟树突状细胞与重症肌无力发生的相关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2 章静波;干细胞研究新动向[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沈湫莎;这一次,诺奖会不会颁给逝者[N];文汇报;2011年
6 张献怀;树突状细胞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记者 毛黎;美发现一种“超级”形态酶[N];科技日报;2006年
8 杨淑娟;美研究出新型丙型肝炎疫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慢性HBV感染使树突状细胞功能受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章米力;瑞金医院乙肝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建平;γ-干扰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的调控及其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朱伟国;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树突状细胞免疫激活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正昕;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赵鸿;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大鼠异体肾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玉丙;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及MAGE-3 DNA瘤苗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宏伟;肺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赵毅;青藤碱对RA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刘海波;Fas信号激活树突状细胞炎性复合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赵娟;受者来源的PIR-B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鸣宇;黑色素瘤基因(MAGE-1)相关肽负载树突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孟冬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3 梁军利;IFN-β1a对多发性硬化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黄祺琦;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治疗小鼠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初晓霞;淋巴瘤树突状细胞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恶性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6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8 才志刚;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产生肺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李静;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吴军;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及CEA-重组痘苗病毒转染DC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36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3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