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测定副溶血弧菌溶血活性的方法
本文关键词:一种定量测定副溶血弧菌溶血活性的方法
【摘要】:目的建立定量评价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溶血活性的实验方法。方法以大耳白兔红细胞为靶细胞,野生型VP标准株RIMD2210633(J5421)、opaR敲除株、toxR敲除株的菌体细胞为效应细胞,通过调节感染菌量及孵育时间来优化条件,从而建立溶血活性评价模型。结果与结论 VP最佳溶血活性条件为红细胞终浓度5%条件下,用约3×106CFU的菌量感染靶细胞,37℃孵育2.5 h。opaR负调控VP的溶血活性,而ToxR正调控VP的溶血活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定量测定VP溶血活性的方法。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究所 动物科学学院;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溶血活性 opaR toxR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127,309300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9CB522604)
【分类号】:R378.3
【正文快照】: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革兰阴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人类直接食用被VP污染的海产品可导致急性胃肠炎,临床上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头痛,严重时可导致死亡。VP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食物中毒的首要病原菌[1]。VP临床分离株大多可表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李秀娟;徐保红;;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和保守基因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03期
2 李志峰,聂军,戴迎春,陈清,俞守义;融合表达的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性溶血毒素包涵体复性的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3 丁莹;潘迎捷;赵勇;孙晓红;金维荣;徐晓晶;秦红友;;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赵永刚;战文斌;萨仁高娃;王君玮;王志亮;;副溶血弧菌tdh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溶血活性检测[J];海洋科学;2010年09期
5 邱波,姚斐,王本利;副溶血弧菌越冬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2年12期
6 王茵茵,黄晓哲,王月琴,席曼芳;上海地区副溶血弧菌血清分型状况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2年07期
7 刘军义;;文蛤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初步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1993年04期
8 周化民,王军,苏永全,丁少雄,鄢庆枇,张朝霞;含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Fla I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李志峰;聂军;;副溶血弧菌端鞭毛基因系统的研究现况[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2期
10 张蔚,孟冬梅,潘劲草,祝凤英,陈坤;杭州地区临床和环境分离副溶血弧菌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的特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碧霞;谭海玲;李柏生;何冬梅;马聪;刘美真;陈经雕;;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暴发与散发菌株的病原学特征分析[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艺;扈庆华;牟瑾;林一曼;兰全学;石晓路;马汉武;程锦泉;杨志荣;;2007-2008年深圳市腹泻病副溶血弧菌监测及分子特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3 彭颖慧;刘洁生;李宏业;黄展超;李秀琴;杨维东;;赤潮藻溶血活性测定标准的建立[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吴霓;陈文静;江天久;;不同培养环境条件下海洋卡盾藻日本株的溶血活性特征[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5 杨振泉;耿士忠;焦新安;;Tn5转座子介导副溶血弧菌胞外蛋白酶缺陷体的构建及其胞外蛋白的细胞毒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张蔚;;杭州地区副溶血弧菌临床及小水产品分离株的分子分型[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金周浩;宋达锋;顾青;;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检测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肖良;聂菲;张静;樊军文;李s,
本文编号:946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4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