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温度对小鼠哮喘模型免疫细胞活化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30 16:11

  本文关键词:温度对小鼠哮喘模型免疫细胞活化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致敏原 哮喘 温度 共刺激分子 肺损伤


【摘要】:研究不同室温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脾脏、外周血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探究温度与过敏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将40只昆明鼠随机分组后分别置于20±2℃(低温组)和30±2℃(高温组)饲养,每个温度组分别设置造模组和对照组。造模组小鼠分别于第1天及第8天腹腔注射致敏液0.5ml(含卵清蛋白1 mg和氢氧化铝凝胶4mg),第15天起,每天以1%卵清蛋白溶液喷雾30min,连续7d,末次喷雾18h后处死小鼠。对照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外周血PBM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检测血液中IgE、IL-4及IFN-γ的含量,取肺组织经HE染色后作组织形态学分析。造模组脾脏和外周血PBM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均升高(P0.05),且低温组明显高于高温组(P0.05)。造模组血清IgE及IL-4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低温组明显高于高温组(P0.05);但IFN-γ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温度组无明显差别(P0.05)。组织形态学的观察结果显示,造模组小鼠的支气管及肺泡腔内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管壁增生及肺泡黏膜肿胀水肿,且低温组比高温组严重。哮喘引发的免疫应答及肺部出现的病理改变与温度呈负相关。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致敏原 哮喘 温度 共刺激分子 肺损伤
【基金】: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11DZ2260900)
【分类号】:R392.8
【正文快照】: 过敏性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多种炎症基因表达增加或异常表达为特征,其特点是气道可逆性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1]。哮喘患者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气候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伟;陈传辉;刘贤兵;许飞;;极端气候条件下哮喘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12期

2 谢庆玲,丘彩兰,李耀武;支气管哮喘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6年04期

3 严玉林;;对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病情况的分析研究[J];中外医疗;2011年31期

4 万晓丹;陈传辉;徐华;刘贤兵;张伟;;极端气候变化对哮喘患者全身及气道局部细胞、体液免疫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年21期

5 李营营;冯学斌;吴福玲;李洪波;邢朝品;;支气管哮喘大鼠淋巴液Th1与Th2类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浆水平比较[J];现代免疫学;2009年05期

6 黄瑞玉,周才,林珠;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总IgE与外周血嗜酸细胞的检测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渠敬文;自拟排气汤治疗结肠肝脾曲综合征22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1期

2 田九洲,张立仿;晚期肝硬化腹水71例治疗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3 张栩,崔云双;自拟清脂饮降脂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4 王瑞芳,王燕青;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脂肪肝7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5 胡磊,单夏青;中药含漱疗法治疗牙痛[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6 江鹏;中药在减少慢性肾炎激素治疗之不良反应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7 倪代梅;班文明;;豁痰祛瘀汤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8 邵光新;;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1期

9 王宁芳;拉本;;青海不同产区大黄的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10 余世春,琚小龙,段广勋;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燕;袁红梅;;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丁嘉信;李慧芬;崔伟亮;李荣荣;;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及炮制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杰麟;;粉被虫草提取物对免疫功能的作用[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1996年

4 洪燕;张廷;;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卜宪争;胡元会;;吴茱萸及其生物碱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成立暨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精粹[C];2006年

6 孙文燕;袁芳;董远;王昱;马甜婷;畅洪f;吕永磊;侯秀娟;朱跃兰;孙建宁;;甘草、干姜配伍对附子水煎液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急性毒性的影响2[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7 张淹;张建岭;;正交设计法优选HE胶囊中肉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勤;陈宁;崔育新;;人参皂苷-Rg_1,Re,Rg_3,Rb_1的~1HNMR信号全归属[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王红梅;徐英凯;施伟;吕幕彬;潘景奇;刘扬;;芦荟中两种天然抗氧化多羟基酚的分离与核磁共振表征[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吴国学;张振凌;;不同种类酒炮炙牛膝饮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泓;久泻灵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蓉;一种新型虫草生物学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陈冠豪;黄芪注射液对肺癌小鼠模型作用机制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戚曙光;不同年份蕲艾的理化效应差异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达坤;利胆退黄法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BSEP和NTCP的影响及相关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代春美;基于大黄蒽醌、鞣质类物质作用于HK-2细胞的毒效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周滢;控制山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田丽珍;滋阴降火法对激光性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娜;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粘附FAK/PI3K通路及Rho GTP酶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桂林;甲基莲心碱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和交感神经节损伤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龚莉;不同居群栝楼分子遗传多样性及生物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焦晴晴;小檗碱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促凋亡作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亚亚;掌叶大黄根腐病病原物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芳;四妙君逸软膏外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长期毒理学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周继勇;锡类散加味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莹莹;妇癌灵经皮给药贴剂的制备和药物动力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沈振东;毛脉酸模内生真菌体外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曹国君;健脾化痰法治疗痰湿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章艳;西洋参茎叶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后Caspase-8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刘博;毛脉酸模根提取物的毒性试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磊,符州,戴继宏,王莉佳;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J];重庆医学;2003年04期

2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J];中华儿童保健;1993年04期

3 肖玲莉;杨毅;;Th1/Th2免疫应答失衡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年06期

4 沈华浩;应英华;;新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的评价和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07年04期

5 万晓丹;陈传辉;徐华;刘贤兵;张伟;;极端气候变化对哮喘患者全身及气道局部细胞、体液免疫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年21期

6 罗运春,黄达枢,方水富,陈晓芳,张正霞;毛细支气管炎病后的P物质和气道反应性检测与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09期

7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年12期

8 马洪明,朱礼星,赖克方,朱彤,孙宝清,钟南山;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气道炎症和临床特点[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6期

9 孙滨;哮喘发病机理与治疗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年04期

10 邓火金,陈晶,孙滨;哮喘患者痰液及血清中炎性标志物的测定[J];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少杰;;一个关于受冲击作用后肺组织损伤机理的假说[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8年03期

2 李彦敏,勾宏图,刘意,张银娟,董玉兰,刘雅清;微波热效应对家兔正常肺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商雪林,张玉忠,张雪林;支气管和肺组织损伤的CT与X线胸片比较:37例临床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毛恩强,,韩天权,汤耀卿,袁祖荣,张圣道;粒细胞弹力蛋白酶是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肺组织损伤的关键因素[J];中华消化杂志;1998年04期

5 周明,王学敏,江伟,赵刚,杭燕南;急性胰腺炎早期肺组织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6 盖毅文;来炳祺;成少利;郭雄;;异氟烷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7 张冬;张晓静;李慧;耿静;马春玲;李英敏;丛斌;;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9期

8 洪大蓉;张东生;金立强;祝纪山;宋继志;;ESWL对家兔肺组织损伤的电镜观察[J];铁道医学;1992年06期

9 蔡磊;朱莹;孔永;王婧;朱华亭;夏永洁;彭丽;邱玉华;;温度对小鼠哮喘模型免疫细胞活化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J];现代免疫学;2013年05期

10 李劲节,蓝升红,周丽萍;前列腺素E_2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IL-10、TNF-α及IL-1β的调控和对肺组织损伤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富胜;狄桂萍;杨正国;杨宗城;罗向东;;细胞凋亡在烫伤鼠肺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李晓辉;杨宗城;;细胞内信息传递障碍与烟雾吸入性肺组织损伤[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3 张迎建;李文超;杨红;;纳米SiO_2致大鼠肺组织损伤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动态改变[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中桥;干细胞可防治肺组织损伤[N];健康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振华;饮茶对铀矿尘致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D];南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9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49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