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解脲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01 08:34

  本文关键词:解脲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解脲支原体 毒力 毒力因子类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致病性 致病因子 生物群 血清型


【摘要】: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类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不孕不育和胎膜早破及新生儿支气管肺泡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相关的病原体。UU的致病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可能存在的多种潜在的致病因子或致病岛,其二与致病性强弱密切相关的UU的生物群、血清型和浓度及宿主自身的免疫力。文中就UU的致病性进行了详细综述。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 毒力 毒力因子类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致病性 致病因子 生物群 血清型
【基金】:浙江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2012KYA11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802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1629)
【分类号】:R375
【正文快照】: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也称溶脲脲原体,归类于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脲原体属,是最小、最简单、能独立生活的原核微生物。UU形成的菌落很小,需放大200倍才能观察到,故又被称为T株(tinystrain)。自1954年Shepard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欣一;安丽梅;李卫巍;李科;邵永;商学军;姚兵;崔英霞;黄宇烽;;溶脲脲原体感染对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质膜完整性的影响[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年12期

2 梁旭东;顾亭亭;王建六;崔恒;魏丽惠;;不同生物亚群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年06期

3 叶南圆;王蓓;;解脲脲原体的血清型聚类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湖英;赵爱明;;IL-8和解脲脲原体感染与早产关系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年12期

2 张勤勤;李娜;;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加德纳菌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年02期

3 刘齐,陆春;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年05期

4 刘淑荣;张洪文;吴献青;王新;周英;李菡;;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和8在母兔生殖道中的致病性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年06期

5 杨慧珍;;联合用药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的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09年05期

6 董春雷;朱长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5期

7 段美秋;陶欣;;不孕症患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发病情况及疗效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8 翁智胜;李晓辉;易江华;彭洁雯;廖梦怡;龙晓林;;704例不孕不育患者性病病原体感染回顾性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年03期

9 赵晓峰;;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精浆生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年S6期

10 邓超干;郭广洲;吴方贵;叶萍;蔡钦泉;卢文深;;深圳市女性不孕症相关因素及病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蓓;支原体在性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耐药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7年

2 胡晓鹏;支原体小GTP结合蛋白类似片段(SGLP)与宿主细胞Rac1和Stat3相互作用及其功能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袁柳凤;耐阿奇霉素淋球菌的基因分型研究及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的penA、porB、mtrR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景涛;聚精枸橘颗粒对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及DNA完整性影响的临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荣;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和8在母兔生殖道中的致病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步美;支原体在不孕症中感染状况调查及致病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徐敬星;解脲支原体在健康幼儿泌尿生殖道中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朱长太;解脲脲原体感染检测、分群、抑制试验及tetM携带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李华;不同浓度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在小鼠模型中的致病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朱亮亮;解脲脲原体生物一群与自然流产及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新;分子信标技术定量检测脲原体U.Parvum和U.Urealyticum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王亮;HSG输卵管形态与输卵管妊娠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翟青枝;甲氧滴滴涕染毒对小鼠着床期HOXA-10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陈正;早产儿呼吸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爱军;围生期解脲脲原体感染[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年01期

2 汪宁,,赵季文,徐萃瑜,贺晓新,林舜华,方海林,姚航平;我国三个地区性滥者1~14血清型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J];疾病监测;1995年01期

3 范宝剑,赵季文,汪宁;解脲支原体耐药性与血清型关系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年05期

4 赵季文,徐萃瑜,汪宁,范宝剑,贺晓新,张献哲,郑燕珊,李树藩,董永慧,姜仁惠,朱琳;不同人群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范宝剑,汪宁,赵季文;解脲脲原体血清型与不育症关系的研究[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夏欣一,张姝,黄宇烽;流式细胞术及其在男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年09期

7 李岷;姚裕敏;陈亚军;;溶脲脲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年12期

8 王一;孙光;潘建刚;李涛;;溶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年07期

9 郑均;俞守义;贾得胜;姚兵;戈一峰;商学军;黄宇烽;;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溶脲脲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年06期

10 刘德风;姜辉;洪锴;赵连明;唐凌峰;柳建明;马潞林;李斌;;溶脲脲原体感染与中国男性不育关系的Meta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振为;;输血传播病毒TTV有致病性吗[J];传染病信息;2000年01期

2 朱庆义;胡朝晖;;嗜肺军团菌毒力岛分子分型及其致病性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1期

3 赵宏伟,王滔,高建民;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因子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05年02期

4 耿毅;汪开毓;陈德芳;黄小丽;;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5期

5 黄长武,李兴禄,邱君凤;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6 王丽琼;张洪文;朱付凡;贺达仁;;解脲支原体致病性认识的矛盾运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10期

7 张文东,王永贤;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云南畜牧兽医;2000年02期

8 郭道森;赵博光;李荣贵;;松材线虫对其携带的一株细菌繁殖和致病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9 吴次南;梁冬梅;周碧君;刘高福;荆涛;;微波加热金葡菌对小白鼠致病性和菌液灭活的影响[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10 柯为;青枯假单胞菌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斐斐;杜志游;曾蓉;陈燕飞;陈集双;;黄瓜花叶病毒2b蛋白介导病毒在寄主体内的适应性选择[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梅;祁克宗;潘玲;张志强;;鸡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其感染机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窦红涛;李若瑜;万哲;李然;孙旭光;;致病性镰刀菌的体外药敏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高庚渠;齐萌;黄磊;张素梅;马磊磊;菅复春;宁长申;张龙现;;两个不同鸡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对雏鸡致病牲比较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梅勤;肖友伦;李玉蓉;邹丽芳;陈功友;;水稻条斑病细菌Ⅲ型分泌系统组分及致病性效应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勇;黄小琴;;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研究进展[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湘燕;于洋;何平;杨杨;胡宝瑜;聂一新;蒋秀高;郭晓奎;;钩体外膜蛋白编码基因LipL45和LipL41的保守性分布及其在不同致病株中的同源性分析[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梁萍;陈丹;黄艳花;覃连红;;紫背天葵青枯病研究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泽霖;柴丽娜;杨大光;陈陆;;不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致病力的比较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曾博;王红宁;邹立扣;高荣;张安云;杨鑫;周英顺;徐昌文;;2008~2009年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病原菌分离及耐药性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进;日本开发出鸡流感早期检测系统[N];农民日报;2009年

2 中国消费者报 顾艳伟 李青山;海水鱼查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3 远征;猪链球菌病[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4 岑烈芳;现行人禽流感的诊疗方案有“姑息养凶”之嫌[N];健康报;2006年

5 实习记者 刘海霞;地区畜牧业良性发展[N];吐鲁番报(汉);2006年

6 秦春娥;牛相异尿原体及其致病性[N];中国畜牧报;2004年

7 高彦生;马来西亚半岛发生高效致病性禽流感(续报6)[N];中国畜牧报;2004年

8 记者 葛进;鸡流感早期检测系统在日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新丽;一些小饭店用卷筒手纸充餐纸[N];长春日报;2006年

10 实习生 连微静邋记者 江世亮;一种药物“瞄准”多个致病因子[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瑞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细胞克隆化毒在回鸡过程中致病性与VP2基因变异比较[D];扬州大学;2003年

2 徐彪;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病原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孙铂光;哈维氏弧菌VHH溶血素作用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司有辉;谷氨酰胺合成酶GlnA及其转录调节因子GlnR对2型猪链球菌致病力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陈孝仁;大豆疫霉侵染早期机制的分子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郝志敏;玉米大斑病菌G蛋白和磷脂酶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刘金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ApxIV的致病性及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刘亚光;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组分、致病性及其诱导抗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师勇;鳗弧菌主要致病因子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10 段鸿元;新型呼肠病毒BYD1株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小艳;鸡毒支原体重庆分离株致病性及膜蛋白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郁斌;禽副粘病毒Ⅰ型鸽源分离株融合蛋白基因克隆、测序及致病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3 梁莹;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与致病相关的新基因的功能鉴定[D];广西大学;2004年

4 陈长卿;大豆疫霉的分子检测及游动孢子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赵智杰;洛阳市猪球虫感染情况调查和优势种致病性及治疗试验[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晓;稻瘟病菌两个假定的Rho GTP酶激活蛋白的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7 刘辉;烟草赤星病菌角质酶的纯化、性质及在致病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季宏铁;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生物学杂交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姚子颖;野油菜黄单胞菌8004菌株wxc基因簇的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10 陈继圣;稻瘟病菌Rho族同源蛋白RAC1功能分析及相关信号途径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2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52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