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价
本文关键词: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NP蛋白 HN禽流感病毒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 免疫原性和保护性
【摘要】: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NP)高度保守,具有型特异性,能够诱导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抵抗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攻击。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将杆状病毒GP64蛋白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和胞质尾(Cytoplasmic tail,CT)与甲型流感病毒(A/Hubei/1/2010(H5H1))的NP蛋白融合表达,从而将NP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的表面,并对该病毒NP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Westernblot实验证明NP蛋白可以在Sf9细胞中有效表达。免疫电镜试验显示NP蛋白已成功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通过小鼠感染实验,ELISA结果证明NP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IgG血清抗体。ELISPOT结果表明NP蛋白的2个细胞免疫抗原表位(NP57-66IQNSITIERM和NP441-450RTEIIKMMES)可以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利用NP57-66、NP441-450和NP蛋白均可刺激CD4+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但主要以CD8+诱导为主,表明重组病毒可以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利用小鼠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病毒感染小鼠后可以降低小鼠肺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损伤,减少体重下降,并可以保护50%小鼠存活。
【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NP蛋白 HN禽流感病毒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 免疫原性和保护性
【基金】:国家863课题(2010AA0229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10004-016)
【分类号】:R392.1
【正文快照】: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是具有包膜、基因组分节段的单链负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性及其基因特征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最有效方法,目前的流感疫苗主要针对流感病毒的HA蛋白产生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润;孙坚;何士勤;;A型流感病毒NP蛋白研究进展及流感的中药治疗[J];江西医药;2009年03期
2 李文德;赵维波;闵凡贵;张钰;刘忠华;黄韧;;感染H5N1病毒恒河猴大脑的病理学观察[J];解剖学研究;2005年04期
3 颜渊清;李少伟;杨春燕;罗文新;王明桥;陈毅歆;罗海峰;吴婷;张军;夏宁邵;;分子对接预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广谱中和表位[J];科学通报;2008年02期
4 邓少嫦;张钰;黄韧;;禽流感的哺乳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年12期
5 王雪敏;王皓婷;邱亚峰;史子学;邵东华;王水明;刘学辉;王志亮;马志永;;埃博拉病毒科特迪瓦型核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靖;同一人源H5N1禽流感病毒株中大、小斑病毒致病性差异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志勇;禽流感病毒(H5N1)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其ELISA捕获法的建立[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2 王文秀;副粘病毒Tianjin株主要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反向遗传学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54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5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