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对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本文关键词: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对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型颅脑创伤 神经节苷脂 亚低温治疗 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 细胞色素C
【摘要】: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给予颅脑创伤患者神经节苷脂和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其脑组织水肿和氧自由基损害,从而减轻其脑组织损伤,明显改善预后,但是二者联合治疗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大鼠颅脑创伤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神经节苷脂组(GM)、亚低温组(MHT)及二者联合治疗组(GM+MHT),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神经功能、脑组织水肿程度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以探讨各项治疗对TBI大鼠神经的影响;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中间产物丙二醛(MDA),细胞色素C(CytC),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变化,以探讨神经节苷脂和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SD雄性大鼠,体重220g~260g,购入后适应性饲养1周。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①假手术组(S组)做术前准备,备皮、开骨窗但不进行电子打击,保持肛温36~37℃;②打击对照组(C组)术后进行电子打击,不进行亚低温治疗;③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组)术后进行电子打击,给予神经节苷脂腹腔注射治疗;④亚低温治疗组(MHT组)术后进行电子打击,给予亚低温治疗;⑤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MHT组)术后进行电子打击,给予神经节苷脂腹腔注射和亚低温治疗。2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实验,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以上5组,于实验处理后36~48h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评估(n=10),48h进行脑核磁检查和神经功能评分(n=10),完毕后处死大鼠,留取脑组织进行指标含水率(n=5)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n=5);第二部分实验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术后48h进行脑核磁检查(n=3),处死大鼠,留取脑组织elisa法(n=7)分别测定脑组织no、mda的含量(n=7),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法)分检测脑组织细胞色素c和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n=3)水平。结果:1学习和记忆能力评估:在定位实验中,s组的逃避时间为27.63±8.34s,其余四组逃避时间明显增加,与c组逃避时间55.42±14.92s相比,gm组47.12±11.89s、mht组46.78±12.33s、gm+mht组38.21±10.35s逃避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记忆实验中,各组大鼠的表现与定位实验的表现极为相似,s组穿越平台次数为7.2±2.4最多也最稳定,gm组3.5±0.9、mht组3.7±0.8、mht+gm组4.2±1.1穿越次数减少,但是较c组2.6±0.7穿越次数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与s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2.12±0.42相比,其余四组颅脑创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值明显增加(p0.05),与c组分值12.5±1.14相比,gm组7.03±0.92、mht组6.84±0.89及gm+mht组4.26±0.6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gm组、mht组相比,gm+mht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组织含水量:与s组含水量76.16±4.11%相比,其余四组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脑组织含水量84.23±6.99%相比,gm组含水量80.85±5.78%、mht组含水量79.43±5.38%、gm+mht组含水量78.12±4.34%,均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m+mht组脑组织含水量与gm组、mht组相比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evans蓝测定法检测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结果:术后各组bbb通透性均增加(p0.05),与c组14.2±2.12ug/g相比,gm组9.06±1.34ug/g、mht组8.63±1.45ug/g、gm+mht组7.53±1.22ug/g通透性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gm组、mht组相比,gm+mht治疗组的bbb通透性的改善作用显著(p0.05)。5脑部核磁表现:s组大鼠在48h后mri表现正常,未见异常信号影,中线结构居中,c组脑水肿及血肿明显,中线明显偏移。与c组比较,gm组、mht组、gm+mht组的脑水肿面积减小,中线轻微偏移,GM+MHT组脑水肿程度较轻。6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中间产物丙二醛(MDA):与S组NO含量0.091±0.013umol/mg和MDA含量0.55±0.17nmol/mg相比,术后各组脑组织NO和MDA含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脑组织NO含量0.45±0.03和MDA含量2.68±0.36nmol/mg相比,GM组NO含量0.36±0.03和MDA含量2.19±0.26nmol/mg、MHT组NO含量0.33±0.03和MDA含量2.03±0.31nmol/mg、GM+MHT组NO含量0.29±0.02和MDA含量1.79±0.225nmol/mg的含量明显降低,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MHT组NO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7细胞色素C(CytC):与S组相比,术后各组胞浆CytC的表达明显增多,而线粒体的CytC表达明显降低。与C组相比,GM组、MHT组、GM+MHT组胞浆CytC表达降低,而线粒体内CytC表达减少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与S组相比,C组、GM组、MHT组、GM+MHT组Caspase-3蛋白表达较明显增多;与C组相比,GM组、MHT组、GM+MHT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GM+MHT组Caspase-3表达水平较GM组、MHT组减低明显(P0.05)。结论:1神经节苷脂(GM)和亚低温(MHT)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对重型颅脑创伤大鼠神经起到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其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其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组织水肿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2神经节苷脂和亚低温联合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其改善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进而降低脑组织凋亡水平有关。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 神经节苷脂 亚低温治疗 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 细胞色素C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51.15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22
- 结果22-26
- 附图26-31
- 附表31-33
- 讨论33-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6
- 综述46-56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个人简历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文;;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2 王丽珍;;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09年05期
3 秦贺玉;付淑芳;代芹芳;陈凤仪;;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5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年29期
4 刘静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0期
5 温博贤;何杏勤;林凤莲;;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29期
6 刘文侠;;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35期
7 刘香玲;;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及血清NSE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年04期
8 张春艳;;神经节苷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8例[J];吉林医学;2013年15期
9 史伟红;;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11期
10 陈明双;杨旭;黄春兰;;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廷亮;;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2 刘玉河;陆南;尚振德;陈超;李英;;注射用神经节苷脂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长锁;陈乃宏;;用荧光图像可视化系统对神经节苷脂构效关系特征的研究[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海英;刘家浩;柴斌英;唐洪丽;;神经节苷脂GM1与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陆亚东;李勇;;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舒桂华;;神经行为测定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评价[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裴波;陈建文;;神经节苷脂GM_1对鞘磷脂/胆固醇脂双层结构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张杰;张旭家;;神经节苷脂激活血影膜Ca-ATPase的磷酸酶活性[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智屏;文飞球;陈亦欣;夏泉;于沙燕;周克英;;神经节苷脂对整合素α_2β_1介导肿瘤细胞粘附和pp125FAK表达的调节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雪松;池少鹏;杨微;刘明娜;卫涛涛;杨福愉;戚智;;神经节苷脂GD1b的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研究[A];生物膜与重大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宏观;神经节苷脂治神经损伤[N];健康报;2001年
2 赵舒;神经节苷脂炙手可热[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原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朱天才;脑病防治进入生物科技时代[N];健康时报;2004年
4 何永鹏;揭穿“脑力健”的谎言[N];江苏经济报;2003年
5 ;把脑科学奉献给大众[N];上海科技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吴长锋;更加科学地认识和关注大脑健康[N];科技日报;2004年
7 宏观;健康大脑的神奇物质(新技术)[N];市场报;2002年
8 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朱天才;神经节苷脂脑病康复新途径[N];健康时报;2004年
9 衣晓峰;针刺可调节神经节苷脂含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吴长锋;一项中科院的发明 造福千万脑病患者[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龚燕平;神经节苷脂在周围神经系统的定位及其与免疫性神经病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2 吴燕t,
本文编号:1101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10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