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手工血栓抽吸装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22 12:13

  本文关键词:手工血栓抽吸装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方医科大学》 2015年

手工血栓抽吸装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的Meta分析

王龙  

【摘要】:背景: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最为严重。STEMI是一种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病变。这一病情大多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受血区域的心肌产生严重的急性缺血所致;多数是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持续、完全地闭塞。在美国,STEM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STE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心血管疾病已居我国疾病死因第一位。由于STEMI的病情进展迅速,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再灌注治疗的主要形式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和溶栓治疗,其中尤其以前者最为重要。虽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目前已经成为STEMI的主流治疗方法,并且PPCI在多数情况下能使心肌获得良好的灌注,但许多病人仍有灌注不良的现象发生,表现出无复流、慢血流以及ST段无明显回落等,这种现象与死亡、再梗死、心力衰竭以及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TVR)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密切相关。无复流现象是指在排除心外膜血管病变及其远端的高度狭窄、解剖病变、血栓和痉挛的基础上,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减轻或消除后,缺血心肌组织的微循环血流仍未能完全恢复正常。无复流现象起始于心肌缺血期,恶化于再灌注期,以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为病理核心,导致梗死面积扩展、左心室重构以及心功能降低等不良预后。迄今,关于无复流现象的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多因素导致的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而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异常被公认为无复流现象发生的核心机制。冠状动脉闭塞时间过长可破坏相当数量的远端微小血管结构,故而即使重建心外膜血管血流,也导致无复流现象。有多项技术均可应用于无复流的诊断,主要包括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和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心肌声学造影、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对于无复流现象的预防,在PCI过程中适当选用药物和血栓保护装置可能会有效减轻无复流现象,重点是预防冠状动脉微血管的栓塞和痉挛。主要措施包括易化PCI、直接支架置入术、栓塞防护装置、血小板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以及他汀类药物等。其中栓塞防护装置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栓塞防护装置包括远端保护装置、血栓抽吸装置、血栓消蚀装置和近段防护装置等,其中远端防护装置又可分为远端阻塞和远端滤网装置。目前针对血栓抽吸装置的研究较多。血栓抽吸装置根据是否具备动力系统可分为手工抽吸装置和机械抽吸装置。大量针对手工抽吸装置的临床研究得出了手工抽吸能够显著改善术后心肌再灌注的结论,但是在临床预后方面仍然存有争议。针对机械抽吸装置的研究结果不如手工抽吸乐观。2013及2014年,TASTE研究的1个月随访以及12个月的随访结果相继公布,证实了手工血栓抽吸并不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临床预后。因此,2014年由欧洲心脏病学会以及欧洲心胸外科协会联合发布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将血栓抽吸降为Ⅱb级,不必常规使用,仅在改善术后TIMI3级血流以及预防支架内血栓方面可能有用。该指南认为机械抽吸并不能带来临床获益。2014年发表的TOTAL研究计划书吸引了众多目光。TOTAL研究预计纳入约10700名患者,主要终点包括180天内的心因性死亡、再梗死、心因性休克以及新发或加重的NYHA分级为Ⅳ级的心功能不全。我们期待未来TOTAL研究的结果,以及纳入TOTAL研究的更大样本量的Meta分析,为手工抽吸装置的应用带来更加明确的前景。目的:由于机械血栓抽吸并不能常规带来获益,因此有必要单独针对手工抽吸装置的相关研究(包含TASTE研究在内)进行Meta分析,从而有效指导手工抽吸对于STEM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主要医学数据库及国际主要心脏病学学术会议网站,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9月,检索的文献类型为RCT,无语种限制。纳入标准为诊断为STEMI的患者,发病12小时之内到达医院接受PCI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至PCI前行手工血栓抽吸组或者对照组(常规PCI),STEMI的诊断符合WHO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缺少有效试验数据,且联系作者无回复者;2.重复发表文献,选取数据及信息更全面者;3.针对心脏移植大隐静脉进行血栓抽吸者;4.研究中涉及使用机械抽吸装置者;5.针对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抽吸装置进行比较者。由2名研究者独立遵循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且交叉校对。2名研究者之间的一致性通过分析Kappa值进行评估。对于不一致的结果,则经过讨论达成一致,必要时需要第3名研究者协助解决。对于纳入的研究,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再梗死发生率、TVR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以及卒中发生率。由于血管造影和心电图的结果能够反映术后心肌再灌注,包括术后MBG3级、TIMI血流3级以及STR≥70%,因此这些心肌再灌注指标也被纳入次要终点。根据随访时间的不同,对临床结局进行差别分析。根据纳入研究的随访时间不同,随访时间的范围可分为短期随访(住院期间至术后1个月)、中期随访(6-9个月)以及长期随访(1年及以上)。对于所有的临床终点,均采用意向性分析。本研究遵从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报告规范。由于本研究使用的数据资料均为二分类资料,因此使用相对危险度及其95%CI作为效应量。使用χ2检验来评估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最终纳入19项研究,共包含10535例患者,其中有5270例随机分配至手工血栓抽吸组,而5265例随机分配至常规PCI组。随访时间的跨度从1个月延续至2年,其中6项研究为短期随访(住院期间至1个月),8项研究为中期随访(6个月至9个月),1项研究为长期随访(12个月及以上)。有4项研究既包含了短期或中期随访,又包含了长期随访。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之间短期随访(住院期间至1个月)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2.69%vs 3.09%,RR=0.87,95%CI为0.69-1.10,p=0.25),中期随访(6个月至9个月)亦无显著差异(1.56% vs 2.26%,RR=0.75,95%CI为0.33-1.71,p=0.50)。血栓抽吸组的长期随访(12个月及以上)的死亡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5.05% vs 5.85%,RR=0.86,95%CI为0.73-1.03,p=0.09)。血栓抽吸组短期随访(住院期间至1个月)的再梗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59% vs 0.99%,RR=0.60,95%CI为0.38-0.96,p=0.03),而两组之间中期随访(6个月至9个月)却无显著差异(3.38% vs 5.35%,RR=0.64,95%CI为0.31-1.32,p=0.23),而且长期随访(12个月及以上)亦无显著差异(2.44% vs2.82%,RR=0.87,95%CI为0.67-1.11,p=0.26)。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之间短期随访(住院期间至1个月)的TVR率无显著差异(2.02% vs 2.49%,RR=0.81,95%CI为0.62-1.07,p=0.14),中期随访(6个月至9个月)亦无显著差异(5.56% vs 8.52%,RR=0.66,95%CI为0.38-1.15,p=0.14),而且长期随访(12个月及以上)仍无显著差异(5.16% vs 5.82%,RR=0.89,95%CI为0.75-1.05,p=0.18)。由于涉及支架内血栓率的RCT数量较少,故未按照不同的随访时间进行分组分析。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支架内血栓率无显著差异(0.86% vs 1.16%,RR=0.74,95%CI为0.50-1.11,p=0.15)。由于涉及卒中率的RCT数量较少,故未按照不同的随访时间进行分组分析。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卒中率几乎无差异(0.57% vs 0.57%,RR=0.99,95%CI为0.56-1.75,p=0.98)。血栓抽吸组较对照组而言,显著增加了术后STR-≥70%的发生率(58.23% vs47.00%,RR=0.74,95%CI为0.64-0.87,p=0.0002)。同样地,血栓抽吸组也明显提高了术后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86.00% vs 80.19%,RR=0.65,95%CI为0.48-0.89,p=0.006)。并且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的术后MBG3级也有显著差异(52.22% vs 37.26%,RR=0.71,95%CI为0.58-0.88,p=0.002)。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为手工血栓抽吸装置能够显著减少术后短期随访(住院期间至1个月)的再梗死发生率,并且有减少术后长期随访(12个月及以上)的全因死亡率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而且本研究证实了手工血栓抽吸装置能够显著改善术后心肌再灌注,提高术后STR≥70%、TIMI 血流3级及MBG3级的达标率。然而,本研究同时也证实了手工血栓抽吸装置并不能显著影响术后短期及中期(6个月至9个月)随访的全因死亡率、中期及长期随访的再梗死率、术后各随访时间的TVR发生率。此外,本研究同时还证实了手工血栓抽吸装置对于术后卒中发生率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2.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可冀;张敏州;霍勇;;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龙崇荣;喻恒;李进;;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梁小雪;吴倩怡;夏勇;吕籽;罗素新;;血栓抽吸联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08期

3 王永亮;赵树梅;陈淼;段瑶;吴永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年04期

4 王俊乾;车京津;李连;赵伟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的疗效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5年05期

5 马世玉;马金;张敏州;;中医重症医学实验室建设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4期

6 孙海英;;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07期

7 刘铁楠;吴春涛;周云会;李素新;白华;;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26期

8 陈明;韩帅;;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实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水平检测意义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春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再灌注治疗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董静;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3 彭育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山莨菪碱和地尔硫卓的保护效应[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长红;不同干预措施对STEMI无复流治疗效果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2 潘迪华;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及左室功能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3年

3 高小泽;Rho激酶抑制剂在冠脉无复流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延安大学;2014年

4 申晨;直接PCI无复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扬州大学;2014年

5 王玉平;血栓抽吸在急性STEMI患者PPCI术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6 玄昌波;冠状动脉造影与手掌鱼际络脉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武勋;朱明丹;冯利民;宋启刚;魏营;马朋;刘长玉;刘梅;;芪参益气滴丸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2 王冬梅;石蓓;赵然尊;许官学;;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对AMI患者行PCI术后血清细胞凋亡因子及其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年05期

3 张晓华;董巍;王丽娅;宋春丽;任巧彦;;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02期

4 陈可冀;蒋跃绒;;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制定的现状与问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大英,李勇,范维琥;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和血管新生的作用[J];中成药;2004年11期

6 ;XS0601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RESTEN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335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CHIN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6年01期

7 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协作组;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2期

8 红梅;;丹蒌片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0期

9 张金国,高东升,魏广和,沈彩云,王少春,刘雅洁,陈廷,王学忠,韩玉平,诸葛铭宁;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5期

10 耿庆信,朱兴雷,张兴华,朱梅,唐元升,吕晓霞,韩冰;参麦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少武;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J];医学文选;2004年06期

2 田峰,陈韵岱;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循环杂志;2004年06期

3 贺晓兵;李猛;赵瑞平;;无复流现象与冠脉介入[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4 李莉;李猛;;无复流现象与冠脉介入[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06期

5 邓良;蒋金法;邓兵;宋浩明;;乌拉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6 吕媛;陈韵岱;;组织因子与无复流研究进展[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4期

7 李丹;王祖锦;王岚峰;杨树森;周立君;修春红;潘薇;李竹琴;;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9年03期

8 何奔;卜军;;冠状动脉无复流:识别、预防和处理[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9 张国明;王禹;;冠状动脉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的诊疗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10 齐晓云;徐萍;李春华;杨洋;王万粮;张继红;刘洁;刘冬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东;马剑英;王翔飞;张峰;钱菊英;葛雷;葛均波;;经微导管使用不同血管扩张剂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升四;刘俊;周旭晨;朱皓;郑晓群;曲新凯;黄榕翀;王俊杰;;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3 黄东;张峰;王翔飞;钱菊英;葛均波;;不同血管扩张剂对急诊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比较[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吕仕超;张军平;;中医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概述[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季红;赵鹏;储毓舜;周欣;刘军翔;姜铁民;;经微导管注射不同药物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黄东;钱菊英;葛雷;王齐兵;樊冰;颜彦;张峰;马剑英;姚康;葛均波;;经不同途径冠脉内应用异搏定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李潞;赵红丽;王帅;李纯;张晓丹;谭力力;;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无复流过氧亚硝酸阴离子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贾大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君;傅向华;马宁;吴伟力;谷新顺;李世强;姜云发;刘晓堃;张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主分级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10 邓捷;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栾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无复流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及对长期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现亮;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机制与防治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李宪伦;大蒜素和前列地尔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蔚永运;冠脉内注射山莨菪碱对猪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效应[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韩雪;低脂联素血症在2型糖尿病冠脉无复流中的作用及外源性脂联素的保护效应[D];首都医科大学;2014年

5 范卫泽;冠脉内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及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后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秦小飞;慢复流或无复流现象和粥样斑块易损性的原因分析及VH-IVUS在慢复流或无复流现象中的预测价值[D];郑州大学;2014年

7 魏庆民;重组人脑钠尿肽对猪无复流现象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室重塑和心室收缩同步性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8 韩玮;腺苷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应用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9 姜云发;冠脉内压力和多普勒血流测定评价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猪缺血/再灌注无复流心肌微循环影响的系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手工血栓抽吸装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49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