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的改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7 03:37

  本文选题:缺血性脑卒中 切入点:骨桥蛋白(Osteopontin 出处:《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详细收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3例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通过ELISA法测定患者1 d、7 d、12 d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计算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并进行NIHSS评分、TOAST及OCSP分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7 d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根据mRS评分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及预后不良组(2分),比较两亚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预后中的作用。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7 d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8.05±5.47)ng/ml vs(5.05±2.37)ng/ml,P0.01]。其水平与入院时梗死面积(r=0.254,P=0.007),NIHSS评分(r=0.233,P=0.013)均呈正相关。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骨桥蛋白水平6.565 ng/ml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07,95%CI 1.212~8.485,P=0.019)。结论骨桥蛋白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作为评价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erum osteopont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progn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2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53 healthy controls were collected and measured by ELISA method. The serum osteopontin level was 12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infarct siz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NIHSS scores were evaluated by toast and OCSP classific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osteopontin level and risk factors was analyz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mRS scor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good prognosis group (2 points) and poor prognosis group (2 points). The serum osteopontin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subgroup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serum osteopont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t 7 da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5 卤5.47 ng / ml vs(5.05 卤2.37 ng / ml P0.01]. We found that the osteopontin level of 6.565 ng/ml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oor prognosis. [WT5 "HZ] [WT5" BZ] [WT5 "BZ] [WT5" BZ] [WT5 "BZ] osteopontin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oor prognosis.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神经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泌尿外科;
【基金】:重大疾病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No.2012225021)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伟佳,曾丽;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王爱琴,王彦贞,韩红波;普乐林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3 李飞,谷德祥,邓时慧,施九妹,李燕君,陈辉洲;三种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临床研究[J];急诊医学;2000年01期

4 陈志军;脑神经生长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交通医学;2000年04期

5 童朝阳,孙湛,施东伟,李颖川,姜燕飞,李炜,黄德铭;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10期

6 罗永杰,董巍,刘静,刘洁,杨友松;急性脑梗死血清与脑脊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9期

7 毛春,彭华仙,戚静;急性脑梗死早期二种扩溶剂疗效的比较[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0年01期

8 赵德峰,张承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90例[J];山东医药;2001年15期

9 狄晴,徐俊,张颖冬,李作汉;镁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年06期

10 赵中,许中,邱晨红,周晋贤,周沁,刘秋芳,高炳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J];江苏医药;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萍;罗本燕;张筱英;;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A];2012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阎娜;曹红;王琪;朱鸿;谷玲;;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联素与内皮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姜贝思;董强;;急性脑梗死心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钟平;汪国胜;马争飞;;感染与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临床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5 肖广正;王伟;赵淑敏;孔祥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学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6 徐翔;陈韵美;魏文石;李文贤;苗玲;郭明光;钱可久;丁素菊;陶沂;郑惠敏;;碟脉灵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亓令志;;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巧莲;张茂林;刘丹;张俊清;郑俊婷;赵丽英;;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郑峥;宿英英;;急性脑梗死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周国霞;;急性脑梗死56例心理状况分析[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邓沅佳;郑方算;中草药制剂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曹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N];健康报;2007年

4 杨劲松 罗治华;大黄粉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吴一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闫瑾 赵s,

本文编号:1623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623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