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急性心肌梗死 切入点:急性应激障碍 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16年11期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情况及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与其相关性,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7~12月某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1例,采用一般资料、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家庭功能评估表进行评测。结果 301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评分为(42.43±26.679)分,93名患者存在急性应激障碍,占30.8%。女性、单身、低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差的患者在急性应激反应总分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应激障碍情况不容忽视,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是主要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family function of acute Stress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301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hospital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5 were assessed with general data, Stanford acute 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and family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Results the acute stress response score of 301 patients was 42.43 卤26.679. 93 patients had acute stress disorder (30.8%).The total score of acute stress response was higher in female, single, low social support and poor family function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acute stress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not be ignored. Family fun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BRK017)
【分类号】:R5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燕燕;史铁英;周艳丽;刘启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2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瑞霞;张晖;王爱田;师靖;张慧贤;;肝硬化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15期
2 宁淑娥,李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5期
3 张德铭,王静,李楠,齐惠英;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因素的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3年04期
4 李萍,高丽红,魏苏艳,张秀敏,王永丽;冠状动脉分流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敏;刘晓虹;杨爽;;急性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2 祁娜;崔玉玲;李彦兵;初俊杰;范卫平;;106例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J];中国卫生统计;2007年06期
3 陈光财;;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02期
4 李永宏;王菊花;苟先梅;郑占营;;26例急性应激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5 张树龙;侯召香;;92例首诊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与随访[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薛越;马天春;;殡仪馆伴随救治急性应激障碍12例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7 李秀丽;车力凡;郭秀红;;交通事故伤后急性应激障碍预测后期应激障碍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2年31期
8 马磊,王家同,皇甫恩,苗丹民,舒青,谭庆荣,戴尊孝,魏亚宁;急性应激障碍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6期
9 吕国强,孙维伟,余伟;龙卷风所致急性应激障碍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10 张本;许瑞芬;于振剑;王刚;王聪哲;苗丽玲;;汶川大地震急性应激障碍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建萍;;急性应激障碍咨询一例[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2 曹日芳;汪永光;赵国秋;何晓燕;王义强;傅素芬;;汶川地震后中小学生急性应激障碍及其症状发生情况[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傅素芬;曹日芳;马宁祥;梁胜林;骆建忠;程艳华;李美园;;汶川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赵国秋;汪永光;王义强;傅素芬;曹日芳;;汶川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苏衡;;早期干预在急性应激障碍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周佩灵;张雨清;;芦山地震后极重灾区学校师生急性应激障碍结构模型及情绪症状探析[A];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第三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义强;;心理危机现场评估技术[A];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理危机现场干预技术与进展培训资料[C];2011年
8 赵占宏;陈红梅;韩秋利;;舒必利合并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应激障碍对照研究[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9 尹星;张雨青;刘正奎;;儿童灾后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曹日芳;汪永光;赵国秋;何晓燕;王义强;傅素芬;;汶川地震后中小学生急性应激障碍及其症状发生情况[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杜恩;车祸后女性要防急性应激障碍[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刘军;跟您说说急性应激障碍[N];健康报;2006年
3 王远;灾区外群众亦应“心理疗伤”[N];沈阳日报;2008年
4 惠晓霜;日本:灾民强忍痛苦或损健康[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 西英俊;灾难面前人的心理变化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1713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71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