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上海市创伤急救病人院内诊治模式调查

发布时间:2018-04-08 20:58

  本文选题:创伤 切入点:院内诊治模式 出处:《中国卫生资源》2016年02期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创伤急救病人院内诊治模式现状,推动创伤急救体系与国际接轨。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焦点讨论、专家论证等多种方法,了解14所医疗机构中创伤院内急救的行政建制、院内创伤急救医师队伍的设置和培训水平等情况,比较创伤急救病人院内诊治模式对多发伤救治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目前上海各医疗机构的急救病人院内创伤诊治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模式为创伤中心制,有5所;第二种模式为急诊科首诊负责制和/或急救中心全科医师制,有9所。第一种模式在创伤专用急救设施、急诊检查与手术室配置相对比较完善,且在创伤患者分级评分、创伤专业团队规范化业务培训优于第二种模式;两种模式创伤急救医师的学历构成、职称结构、专业结构配置和专科背景无显著差异;两种模式在建立院内创伤数据库方面都不够完善,难以为创伤急救质量的评价提供客观标准。结论 :目前上海市多数医院仍然采取急诊科首诊负责制或急救中心全科医师制,创伤中心制的医疗机构在创伤患者的急救方面具有管理模式上的优势,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尽早成立创伤中心,加强创伤急救人才队伍的规范培训、从全市层面建立创伤数据库迫在眉睫。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Shanghai city emergency trauma patients present hospi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promote the trauma care system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Method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experts and other methods,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bout 14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trauma emergency care in hospital, hospital trauma emergency physician team setting and training level, influence of trauma emergency patient hospi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of treatment of multiple trauma mortality. Results: at present, the Shanghai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hospital trau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mainly has two kinds, the first kind of pattern for trauma center system, there are 5; second kinds of patterns for the first diagnosis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the emergency center and / or general practitioner system, 9. The first model in special trauma emergency facilities, emergency inspection and operation room configuration is relatively perfect, and the scor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rauma patients, major trauma The team is better than the standardized second modes of training business; two kinds of mode of trauma emergency physician qualifications, job title structu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alty structure and specialized background; two mod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hospital trauma database is not perfect, it is difficult to provide an objective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emergency trauma. Conclusion: at present, Shanghai city most hospitals still take the first diagnosis responsibility or emergency center emergency department physician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trauma center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 of management mode in the emergency trauma patients, the proposed conditional hospital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et up the trauma center,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trauma emergency personnel, from the city level to develop trauma database is imminent.

【作者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学术继教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骨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骨科;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急诊科;
【基金】: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440586)
【分类号】:R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淑玫,张春荣,隋一玲;创伤急救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0年06期

2 吴之理;;创伤急救三十字诀[J];人民军医;2006年06期

3 王亚梅;;院前创伤急救新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18期

4 张红娟;刘宏达;杨红梅;;创伤急救中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02期

5 李虹彦;刘涛;殷欣;;中国创伤急救10年研究现状回顾及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6 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3期

7 陈轶强;孙ZS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12期

8 华积德;创伤急救的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6年05期

9 张亚卓,赵文静,徐凯春,,曹丹;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6年07期

10 王贵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亮;刘明华;熊建琼;任小宝;尹昌林;;两种不同创伤急救模式对创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文亮;刘明华;熊建琼;任小宝;尹昌林;;两种不同的创伤急救模式对创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第11届创伤复苏中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文亮;刘明华;熊建琼;任小宝;尹昌林;;两种不同创伤急救模式对创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文亮;;创伤急救中几个争论的问题[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5 方伟敏;;上海市重点区域创伤急救中心的建设与思考[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赵美荣;宁平;;严重火车创伤急救护理程序的探讨[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文亮;刘明华;熊建琼;任小宝;尹昌林;;两种不同创伤急救模式对创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郁婷婷;;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曾琪;;护理程序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丁虹;孙洪;唐小卓;;创伤评估在急诊严重创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韦清方;李子垭煤业公司普及创伤急救知识[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通讯员 董秀生 本报记者 董泽民;体验创伤急救“加速度”[N];中国煤炭报;2010年

3 整理 吴卫红;应急医学关注哪些热点[N];健康报;2013年

4 小高;责任重于泰山 生命高于一切[N];嘉兴日报;2006年

5 吴志强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忠实履行职责 守护矿工生命[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薇薇 整理 特约策划 武秀昆;探索急救新模式 提升创伤救治水平[N];健康报;2007年

7 张林军;八成驾驶员遇车祸不懂自救 环保驾驶应从驾培开始[N];经理日报;2008年

8 柳叶;四种创伤急救常识[N];保健时报;2004年

9 柳叶;四种创伤急救常识[N];保健时报;2004年

10 万树平 陈晓;仁者为医 务实为治[N];人民代表报;2008年



本文编号:1723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723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f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