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超早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4 22:35

  本文关键词:超早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北理工大学》 2015年

超早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付子娟  

【摘要】:目的观察在不同时间窗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利用CTPI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作用机制的探讨,从而为此类患者的应用丁苯酞的最佳时机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将1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为对照组80例;第二组为治疗组88例。对照组在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活血化瘀、降压、降糖、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液2/日治疗,两次间隔8小时,连用14天。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100ml PE输液器2/日静点,两次间隔8小时,连用14天。分别于入院时、用药第7天、第14天及第30天行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再将治疗组按发病时间在分为2组,即入院8小时之内患者为A组,共30例,其中包括有溶栓禁忌症或家属不同意溶栓的患者。8~48小时为B组,共58例。于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一个月后进行NIHSS及BI指数评分并记录。选取完成CT平扫、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检查的患者19例,发病时间均在8小时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9例及治疗组10例,记录其入院时及治疗14天后完成CTA-CTPI检查的患者所得图像,通过CT Perfusion软件进行处理,记录脑缺血区CBF、CBV、TTP、MTT参数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变区域的CBF、CBV、TTP、MTT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基线水平及NIHSS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I指数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更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及BI指数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及第30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同时间给药后第7天、14天、30天后NIHSS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8小时以内给药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显著,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19例通过CT平扫、CTA及CTPI检查的研究者中,在治疗前均存在脑灌注异常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梗死中心区和缺血边缘区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脑灌注参数CBF、CBV、MTT、TTP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差异更显著,说明早期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灌注,可能有促进侧枝循环建立的作用。结论1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研究对象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生活自理能力;2超早期静脉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更好;3早期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可能与侧枝循环建立有关。利用CTPI观测急性脑梗死缺血区脑血流灌注情况,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俊;王兰琴;王虎;朱本亮;许静;;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06期

2 胡善联,龚向光;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经济负担[J];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12期

3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06期

4 熊兵;戴百良;刘玲荣;汪文平;;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02期

5 路永刚;安琪;;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希伟;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微血管变化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家善,李树标,陈艳艳;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2 华卡;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药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3 郭汉强;醒脑净合息风通络化痰汤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4 张璇,胡长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5 张闻东,俞红五,韩为,李佩芳,陈幸生,张友贵,陈浩,周婷,陈颖;针刺对脑中风后期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6 陈伟,袁媛,何龙泉,徐芳;清开灵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干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7 韩为;王键;;益气活血化痰方对中风患者sICAM-1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8 韩为;杨骏;;益气活血化痰针刺方对中风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l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9 蔡秀英;;中药基本方分型论治对脑梗死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10 董建武;鲍春龄;公维志;;头穴透刺提高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红娟;;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徐秀梅;肖朝阳;;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8例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邹来勇;刘海涛;;中医特色针推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36例[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童桂法;;气管插管建立人工呼吸在心肺脑复苏抢救中作用[A];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2011暨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年会汇编[C];2011年

5 郝云;李雪;;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塞120例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黄再军;李翠霞;周果;罗俊蓉;;黄风湿系列疗法——火针治疗中风31例临床研究[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郝云;;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塞120例临床观察[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和义;;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开涛;杨喜兵;范迪慧;梁海丽;沈志方;;针刺配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分析[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韩德雄;;“靳三针”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程发峰;精制清开灵注射液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及对兴奋性毒性级联损伤的调控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周莉;基于循证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研制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付渊博;中医综合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及主要结局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平平;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证候特征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招远祺;基于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组织化卒中管理的构建与实践[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郎建英;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黄鹏;湖南浏阳农村慢性病疾病负担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唐智柳;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廖秀莲;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丹;电针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双云;徐家丽;沈怀云;周瑞;孔平;;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2 姜红玉,睢大员,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王志才,陈燕萍;刺五加叶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3 丁本增;;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年33期

4 王欣;;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20期

5 沈思钰;张永文;董晓蕾;赵凌杰;蔡辉;;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血管保护策略的研究方向[J];东南国防医药;2007年01期

6 覃玉,胡晓抒,顾华,陆应昶,赵金扣,胡一河,刘荣海,赵小兰;2003年江苏省部分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访谈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年05期

7 陈东亮,朱鸣琴;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86例[J];光明中医;2001年02期

8 解尚品;;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工企医刊;2007年02期

9 朱舟,王伟,杨渝珍;胶质疤痕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年03期

10 李踔;倪朝民;;脑卒中的费用和临床经济学评价[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和平;吴丽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细胞凋亡机制以及丁苯酞对其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王建华;刘瑞珍;;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色素-C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3期

3 刘健;史丙利;赵蕊;贾应勃;;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功能改善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4 赵嘉;李玲;裴中;张波;魏欢;黄如训;;丁苯酞对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的细胞靶点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0年02期

5 李嘉;顾承志;秦婧;黄志东;黄怀宇;;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7期

6 徐蓓;赵志刚;;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丁苯酞注射液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1期

7 周刚;张慧萍;朱祖福;;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17期

8 张志军;;老年缺血性脑卒中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07期

9 李延可;刘宁;谷有全;周超宁;薛浩;;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程序性凋亡因子-5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10期

10 马荣花;;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双艳;李其富;羊洁;何俐;;丁苯酞对脑缺血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刘佳;吴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晓丽;徐进宜;张奕华;;硫化氢供体型丁苯酞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脑缺血活性研究[A];2012长三角药物化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杨春昱;季晖;张奕华;;丁苯酞与依达拉奉偶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2012长三角药物化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秀岭;张志清;刘建;陈玮;赵永红;韩亚娟;;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宁文婧;杜业亮;;丁苯酞对脑缺血大鼠AQP9mRNA表达的影响[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7 王晓丽;徐进宜;张奕华;;硫化氢供体型丁苯酞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脑缺血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赵永红;杨秀岭;张志清;刘建;韩亚娟;;探针药物法评价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3A酶活性的影响[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杨秀岭;张志清;赵永红;陈玮;刘剑;韩亚娟;;探针药物法评价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章玉坤;;丁苯酞联合乌司他丁等预防治疗结脑血管相关性脑损害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芳;[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敬照;[N];河北日报;2012年

3 赵舒;[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建青;[N];河北日报;2009年

5 王泽议;[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王雪飞;[N];健康报;2006年

7 胡建国;[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记者 赵红梅 通讯员 张赫明;[N];河北日报;2006年

9 焦莉莉;[N];石家庄日报;2007年

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伊龙 秦海强 陈盼;[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仕华;丁苯酞及其类似物的生物转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2 王冰;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及钙信号转导机制的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3 常雁;氨丁苯酞的代谢转化及其立体选择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4 魏微;慢性低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与淀粉样物质的关系及丁苯酞的神经保护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庞素华;1.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2.正丁苯酞类似物的合成及重排反应[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6 槐雅萍;左旋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7 乔晋萍;氨丁苯酞在大鼠靶组织中的原位代谢方法以及中药丹参的代谢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杨春;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研究复杂体系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瑶;丁苯酞通过抗凋亡作用而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神经损害[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孟然;丁苯酞通过PGC-1α/Nrf2通路发挥对多发性硬化小鼠神经系统线粒体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敬;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VEGF水平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娜;丁苯酞对苯妥英钠引起的SD大鼠海马、小脑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康军;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胆碱乙酰转移酶代谢影响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6 吴硕琳;丁苯酞治疗新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白艳娟;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8 阴均涛;丁苯酞对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9 贾朝均;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3年

10 王伟;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承德医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超早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174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