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的临床应用复苏效果及其对于关键指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5 05:03

  本文选题:Thumper + 心肺复苏仪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6年16期


【摘要】:目的评价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的临床应用复苏效果及其对于关键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奠定基础。方法急诊心脏骤停患者400例根据数字化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在传统复苏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试验组采用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结果试验组的复苏成功率为83.0%,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是65.5%,试验组复苏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在复苏前的SBP和Sa 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5、10 min,2组患者的SBP与Sa O2值都有明显上升,试验组患者的SBP和Sa O2值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苏前后血清K+和Na+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复苏前后血清K+和Na+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血清中IL-6和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发现,复苏前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组内和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umper 1007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治疗猝死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复苏效果,促进维持生命体征与血清电解质的稳定,能有效缓解炎症因子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umper 1007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strument (CP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key indexes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Methods 400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random principl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resuscit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chest cardiac compress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umper 1007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strument.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resuscitation was 83.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5.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resusci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BP and SaO2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ial group before resuscitation. The SBP and SAO 2 values of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5 minutes and 10 minutes after resuscitation. The SBP and SaO2 values in the tri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K and Na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resusci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K and Na levels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resuscitation. Comparing the levels of IL-6 and IL-8 in serum,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resuscitation,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within and between groups after resuscitatio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umper 1007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stru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t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resuscitation, promote the stability of vital signs and serum electrolytes, an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作者单位】: 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兔急性口服安眠药中毒洗胃干预意义的实验研究 编号:海南省自然310315
【分类号】:R45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阳,李冬玲;心肺复苏成功4例报告[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代京美,王华卿,张娟;心肺复苏成功病人脑复苏的治疗[J];青岛医药卫生;2002年05期

3 陆将,柴青焕,何保健;电击伤后心肺复苏成功1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4 申屠光明,李新禾;心肺复苏90例临床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3年03期

5 史淑英,白春娟;心肺复苏中两种给氧途径疗效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12期

6 王维展;王岚;王学忠;;心肺复苏几个观念的探索[J];临床急诊杂志;2005年02期

7 沈洪;王一镗;;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8 黄春艳;李志辉;黄艳芳;;对工厂工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07年03期

9 邵朝朝;尤荣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心肺复苏后脑复苏预后的评估作用[J];浙江医学;2007年06期

10 詹仕凤;吴建初;;卫生院心肺复苏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祥;;心肺复苏共识再认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仪;;猝死的心肺复苏抢救[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杨立宪;;心肺复苏失败的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刘保池;李富琴;;竞赛—普及心肺复苏技术的有效方法[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远龙;钟敬泉;陶文;侯雪梅;孟祥林;张运;;主动性心肺复苏自动仪效果的评定[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小燕;谢丽琴;康亚婵;郑素珠;;“比赛加点评”在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观察[A];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季勇;黄亮;李闽云;曹春水;徐敏;;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中呼吸支持作用的临床观察[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顾言;陈建荣;;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新进展[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9 王建强;李国民;袁冬;万健;;超长心肺复苏成功3例分析[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10 赖荣德;梁子敬;李奇林;;心肺复苏临床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小飞邋陈军;心肺复苏时应注意什么[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武警总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立祥;解读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N];健康报;2013年

3 楚杰;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4 王立祥 程显声;超长心肺复苏应予重视[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北京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 孙长怡;急救“生存链”第二环节——早期心肺复苏[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佚名;双人心肺复苏抢救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黄旭;心肺复苏四步曲[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吴一福 段晓宏;心肺复苏100次/分最佳[N];健康时报;2009年

9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脏五科主任医师 李松;心肺复苏动作要规范[N];健康时报;2008年

10 肖平田 袁静;对超长心肺复苏者及早加用高压氧[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锦程;内质网应激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和华;胸阻抗信号监测心肺复苏质量的方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李永勤;心肺复苏自动化过程中的关键算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潘昊;外源性硫化氢对心肺复苏后脑线粒体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浙;颈部降温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减轻心肺复苏后兔脑损伤及抑制凋亡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6 宋凤卿;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负面效应及低温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胜勇;急诊科心肺复苏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赵赫;辛伐他汀对家兔心肺复苏后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金金花;心脏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刘国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张悦怡;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课程设置与培训方式的探索[D];浙江大学;2010年

6 费悦;影响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7 冯薇;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肺复苏治疗中的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虞美玲;对中学生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观察[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冯友繁;选择性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家兔心肺复苏后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逄利;心肺复苏后大鼠炎症因子和细胞膜微粒的变化及意义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20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020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