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菌血症老年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本文选题:重症监护病房 + 老年患者 ; 参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年02期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菌血症老年患者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检测的意义,为制定该类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80例ICU菌血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28例,对患者入院时、血培养首次呈阳性时的外周血PLT及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患者在血培养首次呈阳性时的PLT显著下降,而APTT、PT和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46、7.112、6.034、5.367,P0.05);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PLT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的PLT计数显著低于存活组而APTT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15、8.67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死亡与年龄、PLT和APTT水平具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菌血症老年患者表现为PLT的损耗和凝血功能的下降,PLT计数及APTT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检测PLT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可用于辅助该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PLT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CU bacterem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nd to provide an objectiv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is kind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80 elderly patients with ICU bacteremia wer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52 cases) and death group (28 cases) according to their prognosis. Th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PLT and activated prothrombin time (APTTT), prothrombin time (PTT), thrombin time (TTT) and fibrinogen (FIBs) in the first positive blood culture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and SPSS 13.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at admission, PL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first time of positive blood culture, while the levels of APTTT and FIB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LT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hogenic bacteria infection. The PLT count in the deat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urviving group, and the APT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urviving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ath and the age of PLT and APT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PLT loss and the decrease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ICU geriatric patients are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The detection of PLT count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can be used to assist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prediction of this kind of patient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日间观察病房;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务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控制科;
【基金】: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基金资助项目(20150101220JC)
【分类号】:R459.7;R51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小梅;王慧慧;魏小飞;;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翟如波;张昊;孙跃岭;邱广斌;;鼠伤寒沙门菌和粪肠球菌混合感染致败血症一例[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年06期
2 李海珊;李江;;神经外科败血症28例的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3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美姿;杜昌兰;刘燕;王春;;老年人医院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7年03期
2 胡晓峰,管军,林兆奋,赵良,郭昌星,许永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临床及病原学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03期
3 马旭阳;薛黎明;赵晓燕;黄晓美;;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致病菌特点与护理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年05期
4 张玉珍,王培忠;65例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昌义;杨祖蓉;;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致菌血症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2 杨淑丽;;肥胖和吸烟是菌血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年06期
3 杨传松;肖金;陈玲;;抗坏血酸克吕沃菌致菌血症一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年06期
4 骆抗先;岳颖;;菌血症休克[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75年02期
5 陈述枚,官希吉;婴幼儿隐性菌血症[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5年05期
6 杨天权;爆发性菌血症的临床意义[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5年04期
7 余玮;婴幼儿隐性菌血症27例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杂志;1991年02期
8 叶颖江;癌症病人菌血症——10年临床分析[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3年01期
9 徐杰;王天如;;假菌血症[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5年04期
10 袁志敏;;老年人菌血症临床特点[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琳;黄铭国;施俞;;围术期感染菌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沈宁;姚婉贞;刘振英;;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文细毛;任南;吴安华;徐秀华;;老年患者医院内菌血症病原菌分布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董方聪;王斌;张璐璐;王玉兰;黎介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菌血症大鼠模型代谢反应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沈定霞;;血培养30年——从手工到自动化[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朱以军;许健波;单小云;;菌血症患者菌种的分布及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侯伟伟;肖倩茹;江涟;万海英;;血清降钙素原作为菌血症预示因子临床价值的研究[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周宝鑫;;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菌血症一例[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陈延生;马剑明;李长连;于文兰;;烧伤患者静脉导管菌血症[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10 潘志文;丁臻俊;万海英;娄峥;;致菌血症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刘文山;菌血症[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陈金伟;隐性菌血症青睐婴幼儿[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卢苏燕;法国学者称肝硬化不是导致菌血症的原因[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吕乃群;当心儿童潜在性菌血症[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更昔洛韦预防性治疗巨细胞病毒可减少菌血症[N];医药导报;2004年
6 陈金伟;细菌,躲在血液里发作[N];医药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方聪;溃疡性结肠炎和菌血症的代谢组NMR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3年
2 陈福广;分选酶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菌血症和肺炎致病过程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4年
3 侯晓丽;菌血症及肠道感染常见病原菌高通量基因诊断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茂东;泰能对菌血症小鼠肠道膜菌群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2 王飞;浙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菌血症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09年
3 齐红敏;术前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所至菌血症发生率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李娜;碘伏溶液冲洗胃黏膜对EUS-FNA术后菌血症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栾娜;头孢曲松钠对菌血症小鼠肠道膜菌群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1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03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