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进展性出血性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估与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8-06-29 16:23

  本文选题:进展性出血性颅脑损伤 + 高危因素 ; 参考:《青岛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颅脑外伤是仅次于四肢伤的常见损伤,大多由于交通事故所致,此外坠落、跌倒、暴力外伤等所致也并不少见。尽管多年以来,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和诊治技术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颅脑损伤而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高居身体损伤之首。颅脑外伤后进展损伤的主要因素有出血、缺血、脑水肿,其中出血损伤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恶化,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见到入院后高GCS分值患者病情进展变化,给初次病情评估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对于颅脑外伤进展出血性损伤的研究不少,但仍有如下缺憾,1)对于有些因素大家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或是并未涉及;2)缺乏进展出血损伤的量化预测体系。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回顾性分析,查找颅脑外伤进展的流行病学因素,并尝试建立一个评估体系,可以通过简单评估,对就诊颅脑外伤有初步评价,为病情分级及相应监护、抢救带来一定指导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颅脑外伤后出现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查找危险因素;尝试建立颅脑外伤分级体系,并检验分级体系对颅脑外伤进展、预后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性研究13.01-16.06期间的颅脑外伤患者,纳入标准按照1)颅脑外伤患者2)影像学至少具备以下表现之一:(1)颅骨骨折(2)脑挫伤(3)脑内血肿(4)中线移位(5)脑肿胀(6)点灶出血点(7)弥散轴索损伤(8)蛛网膜下腔出血(9)颅底骨折(10)颅内积气3)影像学阴性,但难以用其他系统疾病解释的昏迷、精神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功能缺失4)首次头颅CT检查均为急诊或入院时完成5)均行至少一次头颅CT复查;排除标准按照1)入院时需急诊外科干预2)3月内抗凝治疗史3)小于15岁4)入院时明确的慢阻肺、肝病、血友病、恶性肿瘤等可能影响凝血系统功能疾病5)合并其他系统较为严重多发伤。共386例颅脑外伤病人符合标准纳入研究范围,将病人分为颅脑外伤进展组及对照组,其中颅脑外伤进展组的定义为:复查CT较初次CT显示新出现脑挫裂伤及新发颅内血肿,或原有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体积增加,且超过首次CT影像25%以上。收集两组病人入院时年龄、血压、GCS评分、凝血功能、止血药物、CT影像等基本信息,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第二部分,综合危险因素指标,根据CT影像学表现,尝试建立外伤分级体系。386名患者根据分级体系得分高低依次编入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统计低、中、高危险组中颅脑外伤进展出血损伤发生率、各个分组中入院24小时时GCS下降值(如患者病情进展,需在24小时内手术治疗,则取手术前GCS评分为最后计分)及出院时患者GOS分级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在颅脑外伤进展因素分析中,年龄、首次CT距离受伤的时间、多发颅骨骨折、血肿大小、中线移位大小、入院GCS评分、伤后GCS下降值、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为影响因素;而性别、受伤机制、入院血压、血糖、凝血功能、止血药物使用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D-二聚体≥4mg/L、GCS下降值(伤后4-6h)≥2为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通过我们建立的分级体系,发现211例低危险分组中有16例患者出现进展损伤,106例中危险分组中18例患者出现进展损伤,69例高危险分组中29例出现进展损伤,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GCS分值下降2.16±1.32,中危组分值下降1.68±1.45,低危险组分值下降1.31±1.06,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中GOS计分为2.09±1.05,中危组计分为3.55±1.03,低危组计分为4.07±2.02,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65岁、D-二聚体≥4mg/L、GCS下降值(伤后4-6h)≥2为颅脑外伤进展出血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颅脑外伤分级体系可以对颅脑外伤进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5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红利;颅脑外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例[J];交通医学;2000年04期

2 张勤,李成建;我国颅脑外伤主要期刊初步调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06期

3 黄美琴;醉酒后颅脑外伤的观察护理[J];右江医学;2001年06期

4 李展兴;35例醉酒后颅脑外伤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1年S1期

5 陈朝晖,陈巧妃;醉酒后颅脑外伤的救治[J];浙江创伤外科;2001年05期

6 王旭,马爱红;轻度颅脑外伤致青少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7 武继玲,王学玲;8例颅脑外伤并发ARDS患者的体会[J];山东医药;2004年08期

8 张桂菊;张爽;;颅脑外伤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工企医刊;2005年04期

9 黄少伟,吴全理,李齐广,韩方华;2520例颅脑外伤的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5年06期

10 卞晓星;杨贵平;陈斌;魏文峰;陈红春;王弈清;刘平;姜亚琴;杨明珠;金荷娣;奚伟红;;颅脑外伤患者的血钾变化[J];江苏医药;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梅;连铭锋;;随车抢救颅脑外伤61例护理体会[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2 卞晓星;杨贵平;陈斌;魏文峰;陈红春;王弈清;刘平;姜亚琴;金荷娣;奚伟红;;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的血钾特征[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王文雁;;颅脑外伤的护理与营养[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4 钟小晶;林瑞琼;;醉酒后颅脑外伤的急救及观察护理[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朱世友;;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癫痫[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李婉玲;陈莉;;老年患者颅脑外伤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陈福海;;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589例临床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朱培杨;陈建龙;祝林茂;;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病变的原因分析[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徐德均;皇甫恩;王小英;陶培坚;苗丹民;孙慧心;;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障碍的探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10 李文放;林兆奋;杨兴易;;颅脑外伤合并伤及严重并发症的救治体会[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费国忠;颅脑外伤的现场急救[N];家庭医生报;2008年

2 匡远深;我国颅脑外伤医疗市场问题多[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北京天坛医院;颅脑外伤该咋办[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4 周涛;颅脑外伤的现场急救[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5 赵建军;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张蕴增;警惕颅脑外伤的四种并发症[N];健康报;2008年

7 何卫娥;小儿颅脑外伤凶险 家长时时处处防范[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戴启麟;癫痫多因颅脑外伤[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王好坤;颅脑外伤的急救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12年

10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吕刚邋朱丽丽 整理;颅脑外伤治疗分四级[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濮宏建;实验性颅脑外伤的神经保护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飞;进展性出血性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估与机制探讨[D];青岛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颅脑外伤后血清中α-促黑细胞刺激素(α-MSH)的含量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刘光杰;缺氧预处理对颅脑外伤大鼠内质网应激蛋白P-eIF2α、GADD34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刘棋斌;6398例儿童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4 唐骥文;电针优选腧穴联合五感刺激在颅脑外伤后昏迷中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孙富;颅内消淤汤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拉赫曼;颅脑外伤后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张凡;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张剑涛;大鼠颅脑外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雪;成人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潘文平;体感音乐疗法治疗颅脑外伤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2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082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