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
[Abstract]:After the idea of "platinum ten minutes" wa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was gradually formed, which was widely paid attention to and accepted by peers in professional field and society. In Platinum Ten minutes, there is a blind area of first aid, which includes two periods of "emergency blank time" and "medical blank time". First aid timeliness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decision and practice. The best rescue time value should be grasp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ime, space and personnel, and the rescue decision should point to "platinum ten minutes" with the best time limit. The public is the core force of self-saving and mutual rescue, and the main force to fill in the blank time of rescue. According to the new definition of self-rescue and mutual rescu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latinum ten minutes", self-rescue and mutual rescue is the beginning and foundation of all first aid, and has a higher time value than professional rescue, and can not be replaced by professional rescue. It also provides the basis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treatment. It is an equally important and unified first aid stage with professional treatment. It is an independent link in the rescue and rescue chain. The quality of this initial link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subsequent treatment. " Ten minutes of Platinum is a flag of timeliness. It points to the weakest and most effective public rescue and mutual rescue in the chain of first aid. Its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can maximize the potential of time-sav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new concept of self-rescue and mutual rescue should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
【分类号】:R45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彦芹,丛军,李桂芝,王亚芹;加强急诊急救工作 合理使用医疗设备[J];中国医院管理;1992年04期
2 孙爱荣;郑方舟;;浅谈高危新生儿转运网的建设体会(附295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02期
3 李燕云;;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附103例报告)[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5期
4 倪贤涛;田苗冉;杜丽鹏;;高年资护师在急救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护理研究;2008年S1期
5 周润珍;莫雪桂;;基层医院“120”接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5期
6 张晖;;七例老年疗养员应急救护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3期
7 房素梅;;急救工作中急诊护士的重要性及要求[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8 洪建芳,姚照华;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提高急诊医疗水平[J];福建医药杂志;1999年06期
9 姜梅英;2023例急诊抢救病例疾病谱的分析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年04期
10 武秀昆;;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中的能力水平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学文;;切实加强院前急救工作[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陶秀萍;;急救中心物质储备库房的管理[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3 贾桂菊;李庆春;;基层门诊部在院前急救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王一镗;;为建设好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而努力[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李宗浩;;中国急救体制探讨[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6 郝同琴;高玉凤;孟焱;;医患交流在急救工作中的作用[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全楚;;国内外急救工作浮光掠影[A];河南省急诊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8 周红;章志霞;;2004年1~10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院前急救工作报告[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姜正伟;闫波;王连馥;李东君;刘文海;薛峥;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加强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的方法学研究330例报告[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闫波;姜正伟;王连馥;李东君;刘文海;薛峥;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330例研究报告[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厚峰 通讯员 钟海涛;做好急救工作服务人民群众[N];济宁日报;2009年
2 记者 沈丽霞;安庆市来昌考察卫生急救工作[N];南昌日报;2009年
3 记者段云波 杨鸿恩;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救工作[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强继霞;顾全大局 统筹安排[N];榆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丰硕;自抢自救 与死神争夺生命[N];中国煤炭报;2006年
6 衷菱;为奥运急救工作“忙并快乐着”[N];团结报;2008年
7 记者 郑晓斌;我市投入200多万升级“120”[N];上饶日报;2006年
8 实习生罗佳 记者 张苏民;我省今起督查医疗急救[N];海南日报;2006年
9 记者 汪辉 通讯员 尚东 刘会周 汪静;各抒其见 激情畅谈30年卫生大发展 见仁见智 同心谋划未来健康新跨越[N];郑州日报;2008年
10 火军;做好火场紧急救护工作[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蕊;急救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崔美玉;心脏性猝死患者复苏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3 杨明龙;基于GPS/GSM的昆明市120急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董云青;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福强;三平移磁悬浮式隔振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6 谢s,
本文编号:2145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14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