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因素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三重打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1年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因素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李婉玉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有20亿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HBV通常可以逃避早期和晚期免疫应答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目前国内外研究证明HBV感染的结局与病毒、肝脏微环境以及宿主抗病毒的免疫应答有关。其中免疫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涉及到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等诸多方面。研究证明,在HBV的清除过程中,细胞免疫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所引发的免疫应答也成为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免疫过激反应虽早期可以清除病毒,但同时也造成了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出现急性重症肝炎,甚至导致死亡。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在HBV感染的结局以及疾病发病机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作为天然免疫主要组成的NK细胞在HBV感染初始阶段以及在慢性感染过程中是否导致肝脏损伤或是清除病毒,目前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作为免疫调节介质的细胞因子在HBV感染过程中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亦可导致肝脏损伤。基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HBV疾病谱多样性,目前关于HBV感染的免疫学研究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焦磷酸测序等技术: (1)检测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数量、活化性和抑制性受体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和杀伤功能,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改变明显的受体进行体外阻断功能研究; (2)在慢性HBV感染者、HBV感染后自发清除者、健康对照者中对IL-28B上游的rs12979860、rs12980275和下游8KB的rs8099917进行测序;应用ELISA法测不同研究组间血清IL-28B水平; (3)对乙肝和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8+T、CD4+T、Treg细胞进行鉴定和分析;同时应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体外检测Thl、Th2等相关细胞因子浓度,并且就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如下: (1)不同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数、CD3-CD56highNK、CD3-CD56lowNK细胞的比例以及IFN-y分泌无明显差别。 (2)活化性受体NKP46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高于慢性HBV携带者、HBeAg+CHB及健康人。抑制性受体CD158a在慢性HBV携带者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eAg+CHB。 (3)免疫活化期NK细胞杀伤标志CD107a表达显著高于免疫耐受期;体外阻断NKP46后发现NK细胞对靶细胞(K562)及肝癌细胞系(HepG2、HepG2.215)杀伤能力降低。 (4)IL-28B三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均与病毒载量及ALT有关。 (5)慢性HBV感染组血清IL-28B水平比自限感染组和健康组明显低。而且血清IL-28B水平与IL-28B基因型有关。 (6)肝硬化患者免疫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存在显著差别。肝硬化患者CD3+CD8+T细胞显著下降,CD3+CD4+T、Treg和CD4/CD8显著升高,而乙肝后和丙肝后肝硬化患者之间无差异。 (7)Th2细胞因子(IL-6)在肝硬化患者中显著升高,而Th1细胞因子(IFN-γ)只有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升高。IFN-γ/IL-6在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综上所述,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慢性HBV感染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异常包括天然免疫(NK细胞)、获得性免疫(T细胞、Treg)以及细胞因子(IFN-γ、IL-6、IL-28B),作为复杂的多基因疾病HBV感染可能非单一因素引起,而为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晶兰;联合分析HBV感染相关表达谱和DNA甲基化谱[D];吉林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hien-Fu Huang;Shih-Shen Lin;Yung-Chyuan Ho;;The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Hepatitis B Virus Principal Antigens[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年02期
2 ;The Roles of Innate Immune Cells in Liver Injury and Regeneration[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7年04期
3 谢国强;柳毅;马坚;;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2、slL-2R、IL-13及PDGF测定的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年05期
4 胡敏涛;毛燕群;黄建中;姚上志;周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5期
5 ;Recognition of HBV antigens and HBV DNA by dendritic cells[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0年06期
6 郝俊贵,秦波;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基因多态性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7 刘骏;盛吉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8 张晓雪,昌盛;Th细胞因子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6期
9 房桂青;伊长英;姚海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8年17期
10 唐祖明;王寿明;张胜子;郑纪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海荣;NK细胞功能异常导致HBV慢性免疫逃逸和急性肝再生抑制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方;;运动与Th细胞和ICOS分子研究新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2 林芳;冯霞;张国元;闫惠平;;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研究动态[J];北京医学;2011年06期
3 刘元元;马振华;牛俊奇;江艳芳;;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1/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4 ;Cytokines,STATs and Liver Disease[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5年02期
5 叶一农;高志良;;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三重打击[J];传染病信息;2009年05期
6 王福生;张纪元;;HBV感染免疫应答和免疫治疗新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1年04期
7 李维娜;宁琴;;HBV相关肝衰竭的免疫学特征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1年04期
8 李东良;郑建勇;彭经宙;赵书民;杨才生;林小钦;程变巧;;福建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肝硬化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的相关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8期
9 禹福科;郭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检测与病毒载量的关系[J];临床医学;2011年04期
10 项帅;陈孝平;张伟;梁慧芳;张斌豪;刘旭;;脂质体包裹氯膦酸二钠剔除大鼠肝脏枯否细胞作用的研究[J];腹部外科;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汤光宇;;不典型胆管细胞癌与肝脓肿鉴别诊断[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2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of polymorphism at the sites-1082,-592 of IL-10 gene promoter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and the clearance to persistent HBV infection in Asian population[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黄晓刚;苏毅;林世德;;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Vα24NKT细胞及与肝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甘建和;;糖皮质激素在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梅毒免疫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2 李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抗原特异性Th17细胞亚群的功能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华英;Th17和Treg细胞在急性肝损伤模型及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崇玲;LL-3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邹小静;HBV去甘露聚糖修饰逃逸树突状细胞DC-SIGN免疫识别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维娜;乙型肝炎病毒编码蛋白对宿主炎性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丽凤;应用DNA pooling发现GRIN2A基因多态性影响中国汉族慢性HB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胜;MHCⅠ类分子和白细胞介素17对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孟繁立;Ⅰ型干扰素受体以及Th-17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常翠芳;大鼠再生肝中星形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家媛;樱桃谷鸭CD8α胞外区多肽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薇;寿胎丸对RSA模型小鼠母胎界面SOCS蛋白和SCOSmRNA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国丽;GBE对SD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合成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0年
4 荣梅生;慢性乙肝患者CD8+细胞CD28的表达与肝组织病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小玲;狗肝菜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6 黄燕;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贺荣;HBV感染相关性肝病IL-18、IL-10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原彤彤;hFgl2凝血酶原酶蛋白的表达与慢性重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廖湘成;白介素-8基因多态性与HBV背景下肝炎、肝硬化、肝癌遗传易感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丽惠;乙肝转阴颗粒的制剂和质量标准研究及部分药效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he Roles of Innate Immune Cells in Liver Injury and Regeneration[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7年04期
2 熊仕秋;王莉;李明昌;吴长有;;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6期
3 畅晶晶;张素华;李莉;;全血中DNA6种提取方法的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4 林雪松,祝英华,罗锐;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年02期
5 陈海燕;戊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检测及意义[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年04期
6 ;Expression of CXC chemokine IP-10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8年01期
7 刘源,李军;树突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8 宋佐莉,谭兵,刘怀萍;慢性乙肝患者SIL-2R、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02年07期
9 李玲,顾长海;T_(H1)/T_(H2)细胞平衡与病毒性肝炎[J];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赵婷婷;杨智清;邹丽云;韩俊峰;王沂芹;王惠明;徐文岳;吴玉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7和CD45RA表达的研究[J];免疫学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婉玉;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因素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程敏;干扰素调节的miRNA表达谱及其抗HCV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焦晓磊;MTHFR、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疾病转归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杨浦娟;IL-28B基因多态性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eAg(+)-CHB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米寅;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眭;肝组织病毒学检测对血清HCV RNA阴性慢性HCV感染者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昆明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
相关作者
>杨浦娟 >程敏
>王眭 >米寅
>李婉玉 >焦晓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三重打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4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3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