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基于磁感应相位移谱的家兔急性脑缺血检测

发布时间:2019-06-25 18:45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家兔急性脑缺血早期检测的新方法,建立一套急性脑缺血的早期诊断系统。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建立家兔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未结扎组、单侧结扎组和双侧结扎组。采用基于磁感应相位移谱(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 spectroscopy,MIPSS)方法的检测系统,对3组家兔模型进行60 min的相位差检测。结果在特征频率下,60 min测量时间内未结扎组的相位差为-0.195°±0.099°,单侧结扎组的相位差为-4.862°±1.150°,双侧结扎组的相位差为-9.303°±3.186°;与未结扎组相比,单侧结扎组与双侧结扎组的相位差随着缺血时间明显增大(P0.05);而双侧结扎组的相位差相比于单侧结扎组也明显增大(P0.05)。结论基于磁感应相位移谱方法的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家兔急性脑缺血的早期诊断,以及对家兔不同缺血程度的区分。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in rabbits and to establish an early diagnosis system for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Methods the rabbit model of acute incomplete cerebral ischemia was established by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nligated group, unilateral ligature group and bilateral ligating group.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60 min in three groups of rabbit models was detected by using th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 spectrum (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 spectroscopy,MIPSS). Results under the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the phase difference was-0.195 掳卤0.099 掳in the unligated group,-4.862 掳卤1.150 掳in the unilateral ligature group and-9.303 掳卤3.186 掳in the bilateral ligature group during the 60 min measurement time, and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nilateral ligating group and the bilateral ligating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schemic time compared with the unligated group (P 0.05).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bilateral ligature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nilateral ligature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 spectrum can realiz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in rabbits and distinguish the degree of ischemia in rabbits.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372065)~~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茜;陈兴东;段满林;;急性脑缺血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6期

2 谢湘林,宗瑞义,鲁澄宇,孙乾;急性脑缺血对脑内乙酰胆碱和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3 熊杰,张果忠;急性脑缺血后发热的研究现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1期

4 朱锡德;洪国良;张建宁;;颈外伤致急性脑缺血临床及磁共振动态观察一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11期

5 吴文娟;徐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缺血中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7年12期

6 林茵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缺血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7年11期

7 赵雅度;严徽瑾;郭玉璞;张天赐;黄如训;李文汉;秦震;;利用急性脑缺血、缺氧实验模型进行发病机理及新药对脑缺血的实验治疗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93年12期

8 李普蕾;杨静婷;恽文伟;;老年急性脑缺血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1期

9 韩仲岩;;急性脑缺血时血小板的凝集及阿斯匹林的作用[J];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79年05期

10 唐放鸣;张光毅;赵文君;赵升皓;;急性脑缺血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叶泳松;周懂京;邓时贵;刘岘;龙玉;桑学池;;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电针治疗兔急性脑缺血疗效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周弋人;罗祖明;;不同疗程的灯盏细辛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恢复期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闫福岭;赵艳霞;李增富;;尿激酶联合镁剂治疗急性脑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林;刘治军;叶翠飞;丁品胜;;何首乌成分二苯乙烯苷对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5 周宇;余涓;邱丽颖;陈崇宏;;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邢岩;崔丽英;;rTMS预处理对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耐受的初步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杨琳;高春锦;庞宝森;王国忠;葛环;;高压氧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张华楸;雷霆;;Tamoxifen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魏梦绮;宦怡;赵海涛;彭勇;杜渭清;葛雅丽;张劲松;;DWI及PWI技术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动物实验研究[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梁辉;陈虎;;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芪有抗大鼠急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温仲民;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和Hephastin表达变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常向阳;急性脑缺血CT评分策略制定及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苗新刚;实验性急性脑缺血时肝损伤及肝细胞凋亡动态变化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3 路敬叶;急性脑缺血老年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变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4 韩艳红;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动态磁敏感对比MRI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孟华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缺血大鼠Nrf2及HO-1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黄璞峰;远隔预处理诱导大鼠缺血脑保护中凋亡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谱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唐士婷;药物干预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董文哲;增加乙酰胆碱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05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505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