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3-17 20:01

  本文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4例)、稳定型斑块组(38例)和无斑块组(24例),以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Lp-PLA2水平。所有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Z=-6.995,P0.05);无斑块组、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Lp-PLA2水平依次升高,且无斑块组与有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70,P0.05),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8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p-PLA2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斑块稳定性的最佳截断值为137.00μg/L,灵敏度为81.8%,特异性为95.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Lp-PLA2水平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33,P0.05)。血浆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 s=0.861,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血浆LpPLA2水平可预测斑块稳定性,同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缺血性脑卒中 斑块稳定性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在我国,脑血管病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病构成三大主要致死原因。同时,脑血管病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脑卒中大体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玉华;;预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新的炎症标志物: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07期

2 郭旭;华川;李伟中;王芊;鲁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缺血修饰蛋白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2年05期

3 邬建民;张力;;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1年02期

4 张微微,周小英,黄勇华;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韵清;黄伟俊;;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应用比较[J];广东医学;2011年14期

2 李洪亮;王守勇;蒋敏;徐建洋;杜俊秋;张亚东;;癫发作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年06期

3 余文辉;周小梅;曲敬来;陈芸;邓敏茹;洪树辉;陈玮莹;蔡绍先;;心肌肌钙蛋白T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中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4 陈聆;;血浆UA、β_2-m和hs-CRP测定对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评价与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年03期

5 吴开毅;刘南午;;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及梗死灶大小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1年17期

6 杨杰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淮海医药;2006年01期

7 冯涛;吴卫平;;C反应蛋白及CRP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探讨[J];黑龙江医学;2009年01期

8 王文余;张晓军;任从棉;;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中的浓度变化[J];临床军医杂志;2009年05期

9 王东;聂亚雄;张平;姜波涛;霍瑞民;杨弘文;杨咏梅;;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年08期

10 周立春;贾伟华;邱传亚;;三种影像学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玉玉;锌指转录因子ZNF580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冯涛;C反应蛋白启动子区-717A/G基因多态性与C反应蛋白水平及脑梗死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3 扎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大小动脉病变的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霞;基于CISS分型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的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孟虹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亚型的相关性[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振华;ET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放疗早期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钟建开;普罗布考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改善高密度脂蛋白功能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崔立海;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青年人脑梗死关系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6 王东;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vWF和Hs-CRP动态变化及其对脑卒中预测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7 陈斌娟;颈动脉狭窄血管反应性与中枢性眩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洪本谷;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CD14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贾文辉;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各亚型评定量表选择及分型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10 安登峰;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MRI、MRA、TCD、CT及颈动脉CDFI超声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春,郑淑秋,钟觉民,颜光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其与C反应蛋白变化的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刘运双;CRP与心血管事件[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年03期

3 费瑜,陈丽娟,李树岩;高血压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培根;周新富;郎森阳;杨佐廉;张风英;;地龙与缺血性脑卒中[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2 施咏梅,周红;P-选择素、溶酶体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3 朱勇;胡治平;;缺血性脑卒中MCP-1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年01期

4 吕晓琴;;巴曲酶治疗老年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9期

5 徐敏;章军建;;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年06期

6 吴其中;王大力;张江;;溶血磷脂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齐英斌;白春艳;周艳;刘敏;马爽;孙宏侠;江新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9期

8 韩敏;;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06期

9 赵静;郑岚;翁迎风;李焕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法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年01期

10 李雁;;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治探索[J];中外医疗;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福;刘鸣;沈飒;李浩军;潘曙明;;急诊室中缺血性脑卒中rt-PA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赵璐;谈颂;宋波;李卓;李硕;高远;许予明;;ABCD2模型对TIA患者短期发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段建钢;;防治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指南的最新解读[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郭金;何志义;;PECAM-1的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卢锡林;李才明;吴婉玲;莫照龙;张为西;苏全喜;姚晓黎;;ACE、MTHFR基因多态性和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白青科;赵振国;李跃华;隋海晶;谢秀海;龚怡;赵晓晖;曲忠森;陆练军;沈健;夏卫英;;多模式MRI指导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郭吉平;黄久仪;曹奕丰;杨永举;王桂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前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特征[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曾志平;陈健光;吴日圣;郭燕峰;李永臣;;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分析及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马虹;梁崎;;ACEI和脑卒中[A];200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赵振国;白青科;隋海晶;谢秀海;赵晓晖;王连文;陆练军;沈健;;急诊MRI快速评价指导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文郁;缺血性脑卒中要对症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2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刘 波;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杨伟中;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王大明;支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热点问题[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杨声瑞;赵强;预警脑卒中发生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张林峰;我国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杨伟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杨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记者 王丹;国内外溶栓治疗比例相差近千倍[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芳;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陈思涵;武汉城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现状调查[D];武汉大学;2012年

4 涂秋云;长沙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汪桂艳;蒙古族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鞠忠;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1年

7 管永靖;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原位活体动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邓淑敏;CYP4F2、CYP4A11及LTC4S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兵;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郭晋敏;ALDH2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杉;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风险预测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瑞霞;口服降纤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3 毕玉华;脑电图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夏添;HIF-1α在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赵莲萍;三维梯度回波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邹光新;玉林地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鄢琦;西洛他唑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8 朱秋艳;人工寒潮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及尼莫地平药物干预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宋诗涛;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裴小溪;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253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8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