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疗效及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3 23:4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泵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该药物对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12—2019-12在本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泵功能衰竭患者16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单号进入研究组,双号进入对照组,两组均为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口服,目标剂量400mg/天),连续4周(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尿量,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质量(LNMI)等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随访6个月再住院率与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心率降低,尿量增加(均P<0.01);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好(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s、LVEDd、IVST、LVMI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
【文章来源】:微循环学杂志. 2020,3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和分组
1.1.1 病例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1.1.2 分组: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
1.2.2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
1.3 临床疗效评估[5]
1.4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1.4.1 血压、心率及尿量:
1.4.2 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指标:
1.5 不良反应和结局随访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尿量变化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与心室重构部分指标水平比较
2.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结局比较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指南推荐意见[J]. 程小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09)
[2]治疗心力衰竭创新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客观性分析[J]. 张毅,魏海涛,李竹琴.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05)
[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变化的单中心结果[J]. 盛兆雪,刘臣,周鹏,谭宇,李健楠,周金英,赵汉军,宋莉,柯福升,颜红兵.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39)
[4]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 魏云杰,张密,许海军,陈佳娟,高振,程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07)
[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J]. 邓伏雪,王小娟,胡云凤,常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1)
[6]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析[J]. 张成军,乔福斌,陈娟,何艳丽. 河北医药. 2014(19)
[7]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12)
[8]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诊断与治疗[J]. 沙春明. 河北医学. 1995(01)
本文编号:3017347
【文章来源】:微循环学杂志. 2020,3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和分组
1.1.1 病例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1.1.2 分组: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
1.2.2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
1.3 临床疗效评估[5]
1.4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1.4.1 血压、心率及尿量:
1.4.2 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指标:
1.5 不良反应和结局随访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尿量变化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与心室重构部分指标水平比较
2.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结局比较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指南推荐意见[J]. 程小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09)
[2]治疗心力衰竭创新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客观性分析[J]. 张毅,魏海涛,李竹琴.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05)
[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变化的单中心结果[J]. 盛兆雪,刘臣,周鹏,谭宇,李健楠,周金英,赵汉军,宋莉,柯福升,颜红兵.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39)
[4]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 魏云杰,张密,许海军,陈佳娟,高振,程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07)
[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J]. 邓伏雪,王小娟,胡云凤,常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1)
[6]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析[J]. 张成军,乔福斌,陈娟,何艳丽. 河北医药. 2014(19)
[7]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12)
[8]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诊断与治疗[J]. 沙春明. 河北医学. 1995(01)
本文编号:3017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0173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