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细菌性病原体感染与PCT、PA、FIB相关性
发布时间:2021-04-29 06:51
目的分析脓毒症细菌性病原体感染与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185例脓毒症患者,其中血培养阳性者136例(84例重症、52例非重症),将血培养结果为阳性者分为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阴性菌组,n=87)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阳性菌组,n=49),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入选人员的血清PCT、PA、FIB水平,并分析不同病情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PCT、PA、FIB水平。结果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血清PCT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血清PA、FIB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革兰阴性菌组中,非重症患者血清PCT低于重症患者,血清PA、FIB较重症患者高(P<0.05);革兰阳性菌组中,非重症患者血清PCT较重症患者低,血清PA、FIB较重症患者高(P<0.05)。结论细菌性病原体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呈升高表达,血清PA、FIB水平呈降低表达,且与细菌种类、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因此,早期进行...
【文章来源】: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0,37(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细菌性病原体感染种类
2.3 三组血清PCT、PA、FIB水平
2.4 不同病情脓毒症患者血清PCT、PA、FIB水平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效能[J]. 郭嘉仲,陈娟,万吉云,马承恩,杨红霞. 山东医药. 2019(27)
[2]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及内毒素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 钟昌宝,王兰芳,王必管. 河北医药. 2018(16)
[3]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张俊峰,苏绍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18(05)
[4]前白蛋白在老年人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 常纯,牛金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18(03)
[5]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J]. 王爱文,成亚东.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03)
[6]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王绍鸣,张才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01)
[7]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凝血-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 刘阳桦,吴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03)
[8]血清PCT、CRP及内毒素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 杨辉,罗倩,陈君灏,杨森,张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02)
本文编号:3167062
【文章来源】: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0,37(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细菌性病原体感染种类
2.3 三组血清PCT、PA、FIB水平
2.4 不同病情脓毒症患者血清PCT、PA、FIB水平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效能[J]. 郭嘉仲,陈娟,万吉云,马承恩,杨红霞. 山东医药. 2019(27)
[2]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及内毒素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 钟昌宝,王兰芳,王必管. 河北医药. 2018(16)
[3]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张俊峰,苏绍红. 实用预防医学. 2018(05)
[4]前白蛋白在老年人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 常纯,牛金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18(03)
[5]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J]. 王爱文,成亚东.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03)
[6]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王绍鸣,张才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01)
[7]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凝血-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 刘阳桦,吴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03)
[8]血清PCT、CRP及内毒素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 杨辉,罗倩,陈君灏,杨森,张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02)
本文编号:3167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1670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