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1 06:20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
【文章来源】:药物评价研究. 2020,43(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分组和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5]
1.3.2 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
1.3.3 血清炎症因子
1.3.4 不良反应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对比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J]. 郭泉.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2)
[2]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研究[J]. 潘俊全.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1)
[3]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超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研究[J]. 柳丰慧,张可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01)
[4]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郭四平,倪健强,孙晓欣,董万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02)
[5]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冯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01)
[6]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 王群,李彬,王彩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6)
[7]急性脑梗死病因分型及进展[J]. 李艳琴,刘斌,李世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07)
[8]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尹彩萍,倪桂莲,朱玲. 浙江中医杂志. 2015(04)
[9]八种量表对急性脑梗死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J]. 赵晓晶,李群喜,张丽,安雅臣,王大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03)
[10]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23的表达及其意义[J]. 刘志加,张迁,龚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01)
本文编号:3180894
【文章来源】:药物评价研究. 2020,43(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分组和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5]
1.3.2 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
1.3.3 血清炎症因子
1.3.4 不良反应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对比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J]. 郭泉.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02)
[2]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研究[J]. 潘俊全.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1)
[3]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超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研究[J]. 柳丰慧,张可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01)
[4]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郭四平,倪健强,孙晓欣,董万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02)
[5]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冯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01)
[6]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 王群,李彬,王彩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6)
[7]急性脑梗死病因分型及进展[J]. 李艳琴,刘斌,李世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07)
[8]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尹彩萍,倪桂莲,朱玲. 浙江中医杂志. 2015(04)
[9]八种量表对急性脑梗死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J]. 赵晓晶,李群喜,张丽,安雅臣,王大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03)
[10]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23的表达及其意义[J]. 刘志加,张迁,龚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01)
本文编号:3180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1808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