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冠状动脉内低温干预对急性非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14 13:15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PCI)辅以选择性冠脉内低温干预对非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PCI术的非前壁STEMI患者4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低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低温组PPCI术中通过抽吸导管输注4℃冷盐水诱导梗死区域心肌的低温干预,对照组行常规PPCI术。术中记录入门至血流恢复时间、电除颤/电复律、慢血流/无复流发生情况,术前、术后6 h和12 h采血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术后第7 d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功能;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心源性死亡、靶血管重建、卒中等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低温组的慢血流/无复流在PPCI术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2)。与对照组相比,低温干预可显著降低PPCI术后STEMI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和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内径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随访显示两组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改良冠...
【文章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12(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低温干预方法
1.2.2 术中记录
1.2.3 观察随访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术中参数比较
2.2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病情况比较
2.3两组心脏超声结果的比较
2.4 临床随访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疗性低温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汪永生,王连生.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09)
[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05)
本文编号:3284215
【文章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12(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低温干预方法
1.2.2 术中记录
1.2.3 观察随访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术中参数比较
2.2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病情况比较
2.3两组心脏超声结果的比较
2.4 临床随访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疗性低温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汪永生,王连生.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09)
[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05)
本文编号:3284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2842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