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中ox-LDL水平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2:09
本文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中ox-LDL水平变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脑梗死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已经成为人类主要的健康杀手之一,同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包括:年龄、吸烟、性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及时且合理的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是脑梗死的一级预防。颅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形成不稳定斑块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本文通过对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血清ox-LDL水平的综合分析,旨在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判断、估计预后、危险预测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本课题病例组共110例,男性58例,女性52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0.64±10.73岁,均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3.2-2013.11的住院病人,均是首次发病,且处于急性期(<72小时),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并且按TOAST分型法,除外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CE)、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SOE)以及原因不明的脑梗死(SUE)。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57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SAO)53例。入院当天,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7分)41例,中型(7-15分)39例,重型(>15分)30例。对照组为同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部健康人群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59.86±11.85岁。 两组病例行血、尿、便、凝血常规、生化全项检查,均已除外脑卒中病史、心房纤颤病史、不稳定心绞痛病史、半年内心肌梗死病史、下肢血管病变病史、严重肝肾疾病或恶性肿瘤、严重的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病史、近半月服用抗氧化药物、他汀类降脂药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所有病例均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2ml,离心后留取血清,保存于-80℃冰箱内,ox-LD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详细了解所有病例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以及卒中危险因素。病例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其中无斑块组39例,稳定斑块组32例,不稳定斑块组39例。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确认正态分布后采用t检验或近似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1病例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比分析显示,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低密度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酗酒史、家族史、冠心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体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对照组血清ox-LDL水平高于病例组血清ox-LDL水平,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LAA组、SAO组之间血清ox-LDL水平相比,LAA组、SAO组均高于对照组,LAA组高于SAO组,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比较显示,任意两组总体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所分的各等级间,血清ox-LD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NIHSS评分等级的增加,血清ox-LDL水平也逐渐增加。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型与重型之间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依据颈部血管超声,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同时,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不同斑块类型与无斑块组血清ox-LDL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组总体均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胆固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病例组血清ox-LDL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LAA组血清ox-LDL明显高于SAO组。NIHSS评分各等级间,血清ox-LDL有显著差异,随着NIHSS评分的升高,ox-LDL也随之升高。斑块组血清ox-LDL明显高于无斑块组,且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ox-LDL所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且这种氧化应激反应主要促进LAA的形成;血清ox-LDL可反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ox-LDL可影响斑块的稳定性,是斑块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子;ox-LDL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血清标记物之一,提示不稳定斑块的存在,并且在评估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前言11
- 材料与方法11-14
- 结果14-16
- 附图16-18
- 附表18-21
- 讨论21-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3
- 综述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33-42
- 参考文献37-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4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小军;血清BNP水平在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中ox-LDL水平变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327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