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6 04:13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PE)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规律,了解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在安徽某三甲医院住院行PE治疗的肝衰竭患者47例,根据PE治疗第12周的临床转归进行分组,生存组(n=22)及死亡组(n=25),收集两组年龄、性别、入院及PE前后的相关指标(白蛋白、TBIL、PTA、肌酐等),临床并发症等。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Mann-Whith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时纳入单因素中有意义的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使用Friedman M检验多组组间差异。结果结果在47例肝衰竭患者中,25例死亡患者年龄为(47.52±13.37)岁、首次PE前基线MELD评分为(33.53±6.09)分,PT为(35.27±15.67)s、APTT为(93.80±40.60)s、INR为(3.18±1.65)、治疗后PTA升高水平(30.25±11.08)%和PTA升高比(1.71±1...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BIL下降水平和下降率与术前TBIL相关关系
PTA升高水平和升高比与术前PTA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lasma exchan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J]. Eunice Xiang-Xuan Tan,Min-Xian Wang,Junxiong Pang,Guan-Huei L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0(02)
[2]5种评分系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J]. 张静,周新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9)
[3]血浆置换治疗肝炎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 曹欢,李学梅,张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4)
[4]不同吸附剂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中的临床研究[J]. 闫国胜,李丽丽,姜少利,孟松,吴晨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 (01)
[5]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主要并发症与预后的相关性[J]. 赵俊梅,赵培利,张璐,邱海燕,李艳静,段银环,孙谢文,邢剑侠,刘坤,赵志军,陈璀,刁青,王建英,李明慧,谢尧.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8(03)
[6]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进展[J]. 王笑笑,黄建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09)
[7]TBARR、TBRR、TBCR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 辛克锋,李铭,李莎莎,李劲松,张晶. 山东医药. 2018(25)
[8]血浆置换对肝性脑病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 乔亚琴,卢利霞,王俊科,张小强,郑英,翟卫春,李初谊,熊婉媛,董敏,于晓辉. 肝脏. 2018(02)
[9]血浆置换治疗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J]. 杨黎冰,仝静,祖晓满,王春峰.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06)
[10]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 韦明,李宏,李勇,程红波,徐长春.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07)
硕士论文
[1]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 黄月月.南华大学 2019
[2]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D]. 孙纷纷.新疆医科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91913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BIL下降水平和下降率与术前TBIL相关关系
PTA升高水平和升高比与术前PTA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lasma exchan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J]. Eunice Xiang-Xuan Tan,Min-Xian Wang,Junxiong Pang,Guan-Huei L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0(02)
[2]5种评分系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J]. 张静,周新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9)
[3]血浆置换治疗肝炎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 曹欢,李学梅,张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4)
[4]不同吸附剂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中的临床研究[J]. 闫国胜,李丽丽,姜少利,孟松,吴晨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 (01)
[5]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主要并发症与预后的相关性[J]. 赵俊梅,赵培利,张璐,邱海燕,李艳静,段银环,孙谢文,邢剑侠,刘坤,赵志军,陈璀,刁青,王建英,李明慧,谢尧.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8(03)
[6]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进展[J]. 王笑笑,黄建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09)
[7]TBARR、TBRR、TBCR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 辛克锋,李铭,李莎莎,李劲松,张晶. 山东医药. 2018(25)
[8]血浆置换对肝性脑病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 乔亚琴,卢利霞,王俊科,张小强,郑英,翟卫春,李初谊,熊婉媛,董敏,于晓辉. 肝脏. 2018(02)
[9]血浆置换治疗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J]. 杨黎冰,仝静,祖晓满,王春峰.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06)
[10]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 韦明,李宏,李勇,程红波,徐长春.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07)
硕士论文
[1]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 黄月月.南华大学 2019
[2]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D]. 孙纷纷.新疆医科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91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5919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