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PCI对心室重构及QTd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6-28 09:16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肌梗死行PCI及溶栓治疗前后心动超声参数、QT离散度变化特点与趋势,并将两组病人进行对比,来探讨PCI及溶栓治疗对心室重构及QT离散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寻找一种评价PCI术预后的有效无创方法。方法将实验对象按照心肌梗死行PCI术及溶栓治疗(对照组)分为两组,其中PCI组45例,对照组25例。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心动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计量数据采用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均数的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采用两样本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 PCI术前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比较E/A、LVEF变化不明显,LVESVI、LVEDVI、VWMA积分等指标有较明显变化,但P>0.05;(2) PCI术后3个月QTd及QTcd测定值较术前显著缩短,差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比较E/A、LVEF变化不明显,LVESVI、LVEDVI、VWMA积分等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4)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较治...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室重构和远期预后的影响[J]. 庞明杰,张宏,赵燕,张云梅,乌若丹,黄春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7(08)
[2]新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J]. 王连成,程颖,魏殿军,聂小才. 医学综述. 2007(12)
[3]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廖伟,严章林. 陕西医学杂志. 2006(08)
[4]PTX3对LPS诱导内皮细胞表达TF的影响[J]. 张园,邱健. 中国微循环. 2005(06)
[5]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J]. 朱伟,赵子彦,靳刚.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02)
[6]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探讨[J]. 袁红梅,秦林金,陈晓春,杜利清,陈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01)
[7]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 王德浩. 热带医学杂志. 2003(03)
[8]延迟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J]. 刘宗军,金惠根,陈万春,杨伟,汪蔚青,尚孝堂.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01)
[9]急性心肌梗死时新血清标记物的应用[J]. 汤益明. 江西医学检验. 2002(03)
[10]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J]. 杨振华,潘柏申,许俊堂.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2(03)
本文编号:3653947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室重构和远期预后的影响[J]. 庞明杰,张宏,赵燕,张云梅,乌若丹,黄春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7(08)
[2]新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J]. 王连成,程颖,魏殿军,聂小才. 医学综述. 2007(12)
[3]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廖伟,严章林. 陕西医学杂志. 2006(08)
[4]PTX3对LPS诱导内皮细胞表达TF的影响[J]. 张园,邱健. 中国微循环. 2005(06)
[5]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J]. 朱伟,赵子彦,靳刚.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02)
[6]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探讨[J]. 袁红梅,秦林金,陈晓春,杜利清,陈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01)
[7]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 王德浩. 热带医学杂志. 2003(03)
[8]延迟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J]. 刘宗军,金惠根,陈万春,杨伟,汪蔚青,尚孝堂.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01)
[9]急性心肌梗死时新血清标记物的应用[J]. 汤益明. 江西医学检验. 2002(03)
[10]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J]. 杨振华,潘柏申,许俊堂.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2(03)
本文编号:3653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6539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