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络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4 18:26
目的探讨脑络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治疗组(n=43)。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充分稀释后给药,0.5 h内滴完,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络通胶囊治疗,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颅脑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较对照组81.4%显著增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5-HT、NE、CRP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药物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7]
1.5 观察指标
1.5.1 NIHSS评分
1.5.2 血清氧化应激指标
1.5.3 血清颅脑损伤标志物
1.6 不良反应观察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CRP水平比较
2.3 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2.4 两组血清颅脑损伤标志物比较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90943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药物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7]
1.5 观察指标
1.5.1 NIHSS评分
1.5.2 血清氧化应激指标
1.5.3 血清颅脑损伤标志物
1.6 不良反应观察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CRP水平比较
2.3 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2.4 两组血清颅脑损伤标志物比较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909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9094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