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及诊断方法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20 01:02
本文关键词: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及诊断方法进展
【摘要】:创伤后大出血是导致全球可预防性死亡的的原因之一,创伤性大出血导致的死亡占院前创伤后死亡人的30% 56%。创伤性凝血障碍导致的出血是创伤后第一个24小时内可预防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ATC)是创伤后早期(1小时内)即可监测到的一种内源性低凝状态,约10-25%的创伤患者存在ATC,且ATC已被证明延长出血时间,限制复苏效果,并使患者增加4倍的死亡率。ATC主要表现为全身性低凝和纤溶亢进状态。虽然引起ATC的的机制存在不同学术观点,,但目前普遍认为ATC是由严重组织损伤、休克引起的低灌注、全身炎症反应和内皮损伤所致。目前关于ATC的作用机制的假说主要有三种: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途径,儿茶酚胺诱导的内皮损伤学说以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学说。鉴于上述ATC的临床特征,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诊断测试对ATC的诊断及治疗显得意义重大。传统的凝血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测定已广泛应用于凝血功能监测。粘弹性测试(血栓弹力图和旋转血栓)是可作为一种更精确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创伤性凝血病 机制 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41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第一部分: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机制10-19
- 1.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临床特征10
- 2. ATC 的主要学说10-14
- 2.1 DIC 学说11-13
- 2.2 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 C 途径学说13-14
- 2.3 神经激素学说14
- 3. 创伤性凝血病发病因素14-19
- 3.1 组织损伤15-16
- 3.2 低灌注16
- 3.3 炎症反应16-17
- 3.4 酸中毒17-18
- 3.5 低体温18
- 3.6 血液稀释18-19
- 第二部分: ATC 的诊断方法19-24
- 1. 传统混凝试验19-20
- 2. 粘弹性试验20-22
- 3. ATC 的临床诊断22-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33
- 致谢33-34
- 攻读学位发表的学术文章34-3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孝国;蔡兆辉;刘自立;;闭合性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诊治分析[J];安徽医药;2013年12期
2 张玉红;李文倩;崔瑞芳;;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综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泽鹏;骨折合并延迟性脾破裂:回顾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65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5655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