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1 18:46
本文关键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TOAST分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影响及对血粘度、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生化、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从而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剂量、最适剂量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符合TOAST分型标准,辅以CT、MRI、颈动脉彩超、动态心电图等结果选择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例,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三组,剔除资料不完整者,将符合标准的发病超过3小时并且在48h内的96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10mg组、20mg组、40mg组,实际完成研究90例。观察90天。比较治疗前后血粘度、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生化、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变化及90天时的mRS,并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 结果: (1)三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吸烟、饮酒、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化验指标、IMT、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也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成分的影响:各组LDL-C台疗前后明显下降,90天时各组中降幅达50%以上的分别为(33.3%、53.3%、56.7%);治疗90天时各组间比较,10mg组LDL-C水平与20mg组及4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g组与40mg组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C治疗前后明显下降,90天时较基线值平均下降分别为(1.46、1.62、1.90)mmol/l,治疗90天后各组间比较,10mg组TC水平较20mg组及40mg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20mg组TC水平与40mg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各组HDL在治疗30天时显著升高,至90天时有进一步升高,各组HDL较基线值平均升高分别为(0.05,0.11、0.37) mmol/1,组间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G在治疗30天及90天均有显著下降,各组TG在90天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阿托伐他汀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90天时NIHSS评分组间比较,10mg组较20mg组及40mg组有显著性差另J(P0.05),20mg组与40mg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90天神经功能结局mRS评分20mg组及40mg组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10mg组(P0.05);10mg组预后不良比例显著高于20mg组及40mg组(P0.05)。(4)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各组DD治疗后90天时均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40mg组较10mg组及20mg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10mg组与20mg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各组Fi及BV治疗后90天时均有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5)副作用观察:各组患者无C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者;无新发糖尿病患者;各组无肝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者。(6)对IMT影响:各组IMT治疗前后均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7)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各组入院时hsCRP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天时组间比较,10mg组较20mg组及40mg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20mg组与40mg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20mg组及40mg组降幅显著高于10mg组,90天时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 结论: (1)阿托伐他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降LDL,TC,TG;升HDL),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2)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0天时的神经功能结局;(3)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硬化、抗炎、抗凝作用;(4)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行,且安全;(5)阿托伐他汀20mg剂量组在本研究中具有更好的药物经济学效益。这也许是中国大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最合适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
【关键词】: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TOAST分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缩略词表12-14
- 目次14-15
- 1 前言15-17
- 2 资料与方法17-21
- 3 结果21-28
- 4 讨论28-35
- 5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1
- 综述41-49
- 参考文献45-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新军;凤志慧;刘飞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卒中25例临床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宋玉玲;刘长梅;;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3 杨红玲;郑健刚;;“病证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肝肾阴虚型睡眠障碍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4 靳美;戴艳萍;宋培云;曹利;张春媛;;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08期
5 侯云丽;;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1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赛飞;LXRs激动对C57BL/6J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翁贤君;解痉合剂联合盐酸替扎尼定片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阴虚风动型)的疗效评价[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4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7145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