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辛伐他汀纳米粒对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25 15:44

  本文关键词:辛伐他汀纳米粒对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辛伐他汀纳米粒 细胞活性 骨架结构 内皮细胞成血管功能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线粒体膜电位


【摘要】:目的 辛伐他汀纳米粒的研制,同时从细胞活性、细胞骨架和成血管功能三个方面观察辛伐他汀纳米粒对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以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平衡两个方面对其保护作用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方法 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研,应用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测定药物包封率与载药量。将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脂多糖组(LPS)、辛伐他汀静脉组(SIM iv)和辛伐他汀纳米粒(SIM np)组。CCK-8法检测HUVECs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骨架结构改变,Millipore凝胶法行成血管功能检测,JC-1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进行细胞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浓度检测、western-blot去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 结果 1)辛伐他汀纳米粒粒径明显高于空白纳米粒粒径(350.3±156.9)vs(214.3+103.1),P0.05。辛伐他汀纳米粒包封率为65.71±2.45%,载药量3.41±0.23%。 2)脂多糖组细胞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0.524±0.039)vs(0.943+0.050),P0.05;辛伐他汀静脉组和辛伐他汀纳米粒组细胞活性较脂多糖组上升,其中辛伐他汀纳米粒组较辛伐他汀静脉组上升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0.849+0.052)vs(0.750±0.061),,P0.05。脂多糖组肌动蛋白纤维结构紊乱,变得粗细不一,分布不均匀;给予不同剂型辛伐他汀处理,细胞骨架结构部分恢复,其中辛伐他汀纳米粒效果较辛伐他汀静脉更加明显。脂多糖组细胞成血管管径较正常对照组管径小,(14794.66±286.99) vs (20306.97±1684.12), P0.05;辛伐他汀静脉组管径(16475.10±1582.79)和辛伐他汀纳米粒组管径(16729.19+1010.98)较脂多糖组大,但改变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3)脂多糖组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低,(0.257±0.034) vs (0.363±0.033)p0.05;辛伐他汀静脉组线粒体膜电位较脂多糖组高,(0.275±0.014)vs(0.257±0.034),但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纳米粒组线粒体膜电位较脂多糖组高,(0.298±0.048) vs (0.257±0.034), P0.05。脂多糖组培养上清液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14.647±0.79) vs (3.418±0.453) P0.05;辛伐他汀静脉组和辛伐他汀纳米粒组培养上清液NO含量较脂多糖组下降,其中辛伐他汀纳米粒组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较低(12.168±0.936) vs (13.429±0.609), 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细胞eNOS蛋白表达下降(0.343±0.011)vs (1.072±0.071), iNOS表达增加(1.050±0.049) vs (0.295±0.062),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与脂多糖组比较,辛伐他汀静脉制剂组和辛伐他汀纳米粒组eNOS表达均增加,iNOS表达均下降;与辛伐他汀静脉组比较,辛伐他汀纳米粒组eNOS表达增加(0.644±0.061) vs (0.493±0.072、iNOS表达下降(0.795±0.057vs0.894±0.084),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米粒是辛伐他汀的一种新型载体,辛伐他汀纳米粒对脂多糖诱导的HUVECs可产生较静脉制剂更强的保护效应,机制可能涉及线粒体功能改变和一氧化氮合成途径,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辛伐他汀纳米粒 细胞活性 骨架结构 内皮细胞成血管功能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线粒体膜电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59.7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缩略词表11-13
  • 1. 前言13-15
  • 2. 材料和方法15-20
  • 3. 实验结果20-28
  • 4. 讨论28-31
  • 5.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5
  • 综述35-46
  • 参考文献43-4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向东,石富胜,王晓军,杨宗诚,黎鳌;LPS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8期

2 曲茂兴;于健;李春树;吕慧怡;;阿托伐他汀对CLP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年05期

3 刘泽莹;沈淑慧;蒋世军;张志文;崔景斌;;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737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737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1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