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创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02:12
本文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创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1.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创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 2.指导临床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合理评估,科学预防与治疗创伤性脑梗死。 对象和方法 回顾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因颅脑损伤入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根据其头颅CT检查结果是否发生创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分为PTCI组及非PTCI组,就其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入院时是否合并脑疝、低血压、高血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颅底骨折、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术等11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结果。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低GCS,脑疝,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肿胀等5个危险因素在两组间进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PTC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低GCS,脑疝,低血压是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低GCS,脑疝,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肿胀是PTCI的重要危险因素,低GCS,脑疝,低血压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创伤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干预对于防治PTCI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颅脑损伤 创伤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51.1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主要符号表8-9
- 前言9-11
- 对象与方法11-15
- 结果15-18
- 讨论18-29
-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3
- 综述33-40
- 参考文献38-4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0-41
- 致谢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宁,易声禹,吴声伶,章翔,张建保,范家骏;实验性脑损伤后脑水肿与体循环血液流变学张变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2 郝继恒;毛伯镛;;外伤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年04期
3 黄海林;成刚;谭学书;;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治[J];华西医学;2008年03期
4 黄李法,叶红星,邵雪英;颅脑损伤后TCD改变与预后的关系[J];急诊医学;2000年03期
5 周伟,周晖;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3期
6 李壮志,贺淑梅,曹任江;低血压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年02期
7 王宇田,赵建农,罗光华,颜业民;儿童外伤后脑梗塞32例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年06期
8 王伟;小儿外伤性脑梗塞48例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5年03期
9 杨振铭,杨波,欧阳世杰,蔡志谋;16例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年11期
10 裘申忠;毛伟;陈彬;吕庆平;郑关荣;黄建军;;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811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8112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