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21:10

  本文关键词: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弹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通过对创伤人群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不同创伤结局人群心理弹性差异,为降低创伤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促进其精神心理健康转归,建立有效可行的干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各大综合性医院的住院患者549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通过对一般人口学资料、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工作紧张测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分析,较为全面的探析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再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理弹性差异。结果:1.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心理弹性得分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高,心理弹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婚姻状况在个人强度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职业人群的心理弹性得分在未来组织风格分量表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表明:心理弹性与内外向呈正相关(P0.05),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心理弹性各分量表与内外向、神经质均有相关性(P0.05,P0.01);心理弹性总分与SCL-90总分及焦虑、恐怖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与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个人强度分量表与焦虑、恐怖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未来组织风格分量表与抑郁、焦虑、恐怖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SCL-90总分与个人强度、社交能力及未来组织风格分量表呈负相关(P0.05);心理弹性分量表个人强度得分与工作紧张指数及组织支持缺乏指数呈负相关(P0.05),心理弹性总分与组织支持缺乏指数呈负相关(P0.05);心理弹性总分与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弹性的家庭团结、社会资源分量表与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心理弹性的个人强度、家庭团结、社会资源分量表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个人强度、社交能力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社会资源与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3.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外向、神经质、焦虑、客观支持均为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4.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弹性的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PTSD的发病呈显著相关(P0.01,OR=1.976),心理弹性得分较低的个体PTSD发病率明显高于心理弹性高的个体。结论:1.个体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弹性较低的个体比心理弹性高的个体更易患PTSD,可视为PTSD发病的高危人群;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家庭及事业的稳定,个体的心理弹性也在不断增强;3.个体人格特征(如内外向、神经质)、精神健康状况(如抑郁、焦虑、恐怖)及社会、家庭成员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对个体的心理弹性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弹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4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3
  • 研究内容与方法13-20
  • 1 研究对象13
  • 2 内容与方法13-19
  • 3 质量控制19
  • 4 统计方法19-20
  • 5 技术路线图20
  • 结果20-31
  • 1 一般人口学特征20-21
  • 2 人口学特征与心理弹性21-23
  • 3 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3-27
  • 4 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27-31
  • 讨论31-38
  • 小结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6
  • 附录46-57
  • 综述57-67
  • 参考文献64-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68
  • 导师评阅表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秋;张佳佳;任景敏;黄健;李敏;许莹;彭李;缪毅;张钰;;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陈露露;彭李;唐棠;李敏;;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史从戎;张曼华;王宇;来源;高保兴;乔晓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1期

4 刘庆华;孔庆娜;;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年09期

5 滕秀杰;崔丽霞;李旭培;;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7期

6 汪涛;冯正直;钟铁军;夏本立;杨国愉;刘云波;廖雅琴;姜巍;;军人应对方式影响因素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7 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年10期

8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万育辰;杨海;苗丹民;;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10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883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883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