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7 18:28
本文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低频 重复 颅磁 刺激 急性 期脑 梗死 患者 焦虑 抑郁 状态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精神心理评定,以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SS)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用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13.33%、13.13%及20.62%,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11.71%和15.30%,MBI评分提高40.8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33.60%、35.66%及26.23%,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34.64%和20.26%,MBI评分提高40.1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AMA、精神性焦虑、HAMD及C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体性焦虑评分下降及MBI评分提高差异并不明显,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焦虑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12.00%,抑郁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和9.52%,两组间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尤其是精神性焦虑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不大。
【作者单位】: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神经康复科 湖南省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焦虑 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清除自由基、脑保护剂、改善脑循环等)和康复训练 所有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基本内容有 良姿位摆放 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翻身训练 针灸及功能性电刺激 周后根据病情渐进行桥式运动、坐站平衡训练及治疗性步态训练等 有言语或吞咽功能障碍者 亦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r-TMS治疗(丹麦MagVenture公司生产 型号 MagProX-) 运动电位诱发采用丹麦Keypoit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处方 患者取仰卧位 闭目 磁刺激线圈对准左前额叶背外侧区 距离头皮切面.cm(防烫伤) 强度%运动阈值(MT) 频率Hz 每序列个脉冲 序列间隔s 每次个序列 每日次 共约min 每周次 每周重新测定运动阈值 疗程周。每次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 治疗结束时询问有无不适。.疗效评定方法..CSS、HAMA、HAMD及MBI评分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h内及试验结束后行C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MBI评分。其中 HAMA评分量表又分为个因子 因子Ⅰ为躯体性焦虑 因子Ⅱ为精神性焦虑 分别由个小项目相加得出 各自计分[]。..临床疗效评定 参照四级评分标准[] 治疗前后HAMA或HAMD的减分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减分率≥%为痊愈 %—%为显效 %—%为有效 <%为无效。以上所有评定由同一操作者完成。.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检验 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HAMA、HAMD、CSS及MBI评分比较治疗前 两组间HAMA(包括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HAMD、CSS及MBI评分比较 .)" target="_blank">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治疗后 治疗组较对照组HAMA、精神性焦虑、HAMD及CSS评分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但两组间躯体性焦虑评分下降及MBI评分提高均不明显 .)" target="_blank">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MA(包括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HAMD及CSS评分均下降 MBI评分提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见表。.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人次比较治疗后 就焦虑状态而言 对照组有效例 无效例 有效率.% 治疗组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就抑郁状态而言 对照组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治疗组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暂没有患者痊愈。以上两组间焦虑抑郁状态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见表。表治疗前后两组间HAMA、HAMD、CSS及MBI评分比较(x±s)组别HAMA评分治疗前治疗后精神性焦虑评分治疗前治疗后躯体性焦虑评分治疗前治疗后HAMD评分治疗前治疗后C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MBI评分治疗前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 ." target="_blank">①P>.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②P<.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target="_blank">③P>. 治疗前后比较 ④P<.对照组(n=).±..±.④.±..±.④.±..±.④.±..±.④.±..±.④.±..±.④治疗组(n=).±.①.±.②④.±.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④.±.①.±.②④.±.①.±.③④F............t......-....-.-.表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人次比较(例)组别对照组治疗组UP焦虑状态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抑郁状态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基金】:2011年度“步长杯”脑血管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目前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对重症抑郁、帕金森病和精神分裂症有很好的疗效[1—3]。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研究也已广泛开展,但对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少有报道。本研究选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锦勇;胡晓;王菊;陈戈雨;陈杨;戴宏;;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年16期
2 胡秦;刘新民;;神经递质与焦虑动物模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3 郑凯;史庭慧;刘晓晴;;脑梗死后抑郁症状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4 尹梅祥,卢奕南,李月清,梁惠连;首发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测查及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4期
5 万黎,刘健,吴文源,李春波,王冰;焦虑症患者平静及紧张状态局部脑血流灌注改变[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6 孙达,李惠春,占宏伟,刘洪彪;焦虑症患者rCBF变化与局部脑功能的关系[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7 陈运平;梅元武;孙圣刚;包敏;俞善纯;;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年12期
8 胡纪泽,吴东辉,刘仁刚,丁树明,冯征,董松玉,曹长安,胡赤怡,林雄标,舒明跃,吴怀安,方莉,唐卓如,包刚;抑郁障碍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年02期
9 王S苟,
本文编号:931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9312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