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3 07:26

  本文关键词: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 发展轨迹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G×E) 多巴胺系统基因 母亲教养 同伴侵害 青少年


【摘要】: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抑郁均是普遍流行的导致残疾且代价高昂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预计到2030年,抑郁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引发死亡和导致残疾的首要因素。防止抑郁以及完善抑郁临床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即在于揭示导致抑郁发生的潜在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青少年是研究抑郁易感性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抑郁的发生率与水平急剧升高。尤为注意的是,在青少年期,尤其是青少年早期至青少年中期这一过渡阶段,研究显示抑郁的发展轨迹存在个体差异或异质性,并不是所有青少年其抑郁均按照平均增长的轨迹发展。采用张文新主持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追踪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LSCCA)、)的纵向数据,以 1090名中国青少年为被试(50%女青少年),本研究首次调查了多巴胺系统基因、母亲教养(10岁与11岁)与同伴侵害(10岁与11岁)在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11岁~16岁)中的作用。本研究中考察的多巴胺系统基因包括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IA、A241G多态性,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Ala72Ser多态性以及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T941G多态性。关于抑郁的异质性轨迹,我们发现:(1)在此中国青少年样本中(N= 1090,50%女青少年),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呈现出三条异质性发展轨迹:(i)持续低轨迹组(36.1%)、(ⅱ)中等上升轨迹组(44.5%)与(iii)高上升轨迹组(19.4%)。(2)在上述全样本中确定的三条轨迹模型在男青少年与女青少年中分别得到了验证(男:N=545,持续低轨迹组(35.6%)、中等上升轨迹组(42.7%)与高上升轨迹组(21.7%);女:N=545,持续低轨迹组(41.1%)、中等上升轨迹组(42.0%)与高上升轨迹组(16.9%))。而且,在抑郁异质性轨迹的分布中不存在性别差异。(3)青少年10岁与12岁时的自我概念在全样本、男青少年以及女青少年的抑郁三条异质性轨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提示,本研究中发现的抑郁异质性轨迹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关于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在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异质性轨迹中的作用,我们发现:(1)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间独立地、而非交互地预测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异质性发展轨迹;但这两个因素间存在显著负向关联,因而,仅部分支持了独立效应模型。(2)母亲教养直接预测青少年抑郁异质性轨迹,而且通过同伴侵害间接地影响青少年抑郁轨迹身份。这一结果提示,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抑郁异质性轨迹的作用符合间接效应模型。关于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以及同伴侵害对抑郁异质性轨迹的交互作用,我们发现:(1)DRD2基因A241G多态性的AA纯合子携带者具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高上升轨迹组而非持续低轨迹组。更为重要的是,A241G多态性与母亲教养交互作用于抑郁的异质性轨迹亚组身份。对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而非AA纯合子携带者而言,高质量的母亲教养显著降低了青少年发展为高上升轨迹而非中等上升轨迹的可能性。对于AA纯合子携带者而非G等位基因携带者而言,高质量的母亲教养增加了青少年发展为持续低轨迹而非中等上升轨迹的可能性。(2)DRD2基因TaqIA多态性、COMT基因Val158Met与Ala72Ser多态性以及MAOA T941G多态性对青少年抑郁异质性轨迹身份既不存在直接效应也不存在与母亲教养间的交互效应。(3)在男青少年中,MAOA基因T941G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增加了青少年发展为中等上升而非持续低抑郁轨迹的几率。而且,该多态性与同伴侵害交互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异质性轨迹身份。与G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高水平的同伴侵害使得T等位基因携带者更可能发展出高上升而非中等上升或持续低的抑郁轨迹。但是,T941G多态性对女青少年抑郁轨迹身份并不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且亦与同伴侵害间无显著交互效应。(4)DRD2基因 TaqIA 与 A241G 多态性、COMT基因 Val158Met 与 Ala72Ser 多态性与同伴侵害间的交互作用无法显著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异质性轨迹身份。最后,经过上述逐步分析以及进一步的模型统合验证,我们发现男青少年中,母亲教养通过同伴侵害影响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间接效应进一步受到MAOA基因T941G多态性的调节。作为首项系统考察多巴胺系统基因、母亲教养以及同伴侵害在抑郁发展轨迹中作用的研究,本研究发现突出强调了考察青少年期抑郁异质性轨迹中G×E交互作用的重要性,支持了发展性的而非静态的G×E交互作用的本质。而且,本研究为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在抑郁纵向异质性发展中的间接效应,而非独立效应或交互效应,首次提供了研究证据。尽管牵涉其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考察,这一探索性研究为我们阐释青少年抑郁的遗传与环境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有益信息。本研究可能对旨在降低青少年抑郁风险的预防与干预项目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是考虑到母亲教养在G×E交互效应以及主导同伴侵害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抑郁 发展轨迹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G×E) 多巴胺系统基因 母亲教养 同伴侵害 青少年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1-55
  • 1. 抑郁的界定与测评12
  • 2.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以及性别差异12-22
  • 2.1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的平均发展特点13
  • 2.2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的异质性发展轨迹13-18
  • 2.3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发展轨迹的性别差异18-20
  • 2.4 中国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发展20-22
  • 2.5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效标:自我概念22
  • 3. 青少年抑郁的相关因素22-32
  • 3.1 环境相关因素: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22-25
  • 3.1.1 母亲教养22-23
  • 3.1.2 同伴侵害23-25
  • 3.2 遗传相关因素——多巴胺系统基因:DRD2、COMT与MAOA基因25-32
  • 3.2.1 DRD2基因28-29
  • 3.2.2 COMT基因29-30
  • 3.2.3 MAOA基因30-32
  • 4.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抑郁的共同影响32-36
  • 4.1 家庭与同伴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论观点:独立效应、交互效应和间接效应32-33
  • 4.2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抑郁影响的实证研究33-36
  • 5.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外界环境对抑郁的影响36-50
  • 5.1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G×E)的理论模型:差别易感性(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36-39
  • 5.2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外界环境对抑郁的交互作用实证研究39-50
  • 5.2.1 DRD2基因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39-43
  • 5.2.2 COMT基因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43-46
  • 5.2.3 MAOA基因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46-50
  • 6. 问题提出50-55
  • 6.1 既有研究不足50-53
  • 6.2 本研究拟考察的研究问题53-55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55-64
  • 1. 被试55-57
  • 2. 测量57-60
  • 2.1 抑郁57
  • 2.2 自我概念57
  • 2.3 母亲教养57-58
  • 2.4 同伴侵害58-59
  • 2.5 基因测序59-60
  • 3. 施测程序60
  • 4. 数据分析60-64
  • 4.1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统计分析60-61
  • 4.2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作用模式分析61-62
  • 4.2.1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独立效应与交互效应分析61-62
  • 4.2.2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间接效应分析62
  • 4.3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或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抑郁轨迹的G×E交互效应分析62-63
  • 4.4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及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抑郁轨迹的影响的统合作用模型分析63-64
  • 第三部分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研究64-76
  • 1. 全样本中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研究64-66
  • 1.1 描述性统计64
  • 1.2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平均发展特点64-65
  • 1.3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异质性轨迹65-66
  • 2. 青少年早中期的抑郁发展轨迹的性别差异66-70
  • 2.1 描述性统计66-67
  • 2.2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平均发展特点的性别差异67-68
  • 2.3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异质性轨迹的性别差异68-70
  • 3. 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异质性轨迹的效度检验70-72
  • 3.1 全样本中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异质性轨迹的效度检验70-71
  • 3.2 男女青少年早中期抑郁异质性轨迹的效度检验71-72
  • 4. 讨论72-76
  • 第四部分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影响76-82
  • 1. 描述性统计76
  • 2.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影响:独立效应与交互效应76-77
  • 3. 母亲教养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影响:间接效应77-79
  • 4. 讨论79-82
  • 第五部分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G×E交互作用82-104
  • 1.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82-91
  • 1.1 基因型分布82-83
  • 1.2 描述性统计分析83
  • 1.3 DRD2基因与母亲教养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83-88
  • 1.4 COMT基因与母亲教养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88-90
  • 1.5 MAOA基因与母亲教养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90-91
  • 2.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91-97
  •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91-92
  • 2.2 DRD2基因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92-94
  • 2.3 COMT基因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94-96
  • 2.4 MAOA基因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的交互作用96-97
  • 3. 讨论97-104
  • 第六部分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影响的统合作用模型104-107
  • 1.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母亲教养、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中期抑郁轨迹影响的统合作用模型分析104-105
  • 2. 讨论105-107
  • 第七部分 综合讨论107-112
  • 第八部分 研究结论112-113
  • 参考文献113-135
  • 附录135-137
  • 后记Epilogue137-138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138


本文编号:1023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023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