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
本文关键词:沉浸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沉浸 个体差异 灰质体积 局部一致性 抑郁症
【摘要】:沉浸(rumination)是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抑郁状态以及产生这些状态的原因、意义和结果。具有沉浸倾向的个体更容易导致抑郁的发生并且使得个体体验更久的抑郁状态。对沉浸的认知控制加工,前人提出了资源消耗理论和效价特异性理论,从不同角度做出了一定的解释。Whitmer和Gotlib (2012)对这两个理论进行了解析和论证,并指出了理论的不足。在情绪的注意范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沉浸的注意范围模型,从注意加工的角度对沉浸加工做出了新的解释。它认为,个体工作记忆或者长时记忆中的有限的思维、知觉以及行为影响了沉浸个体的认知加工功能。本研究首先从正常群体出发,研究沉浸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然后又在抑郁症群体上进行了验证。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实验一:通过实验探讨正常群体上沉浸个体差异的神经结构和功能基础。我们收集了255名正常被试的简版沉浸问卷、抑郁自评问卷的信息以及收集每个个体的静息态磁共振(resting state fMRI)以及3D T1结构像数据。对结构像数据,计算每个被试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 GMV),随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沉浸分数和背外侧前额叶以及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静息态功能像数据,计算了每个被试的局部一致性系数(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随后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沉浸得分也和背外侧前额叶的局部一致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为了考察大脑结构是否对沉浸导致抑郁起到中介作用,我们对背外侧前额叶、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和沉浸、抑郁进行了中介分析。结果发现,背外侧前额叶对沉浸导致抑郁起到了中介作用,即沉浸通过影响大脑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了个体产生抑郁状态。 实验二:本实验主要探讨在抑郁症群体上沉浸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以41中度到重度的抑郁症患者(患者来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及52名年龄、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控制组为被试,同样采集了简版沉浸问卷、抑郁自评问卷的信息以及磁共振数据。以实验一种的结果为ROI (region of interest),分析病人组和控制组在该脑区的结构异常,以及分别对两组被试分析沉浸和局部灰质体积的相关。结果发现,抑郁症病人在背外侧前额叶以及海马旁回出现萎缩;其次,在病人组,背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和沉浸成显著的负相关。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我们初步发现背外侧前额叶在不同群体上随着沉浸程度的不同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首先通过在正常群体上发现随着沉浸程度增加,背外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增加,这说明正常人随之沉浸的程度越高,背外侧前额叶可能处于一种“超负荷”工作的状态。而使用局部一致性系数进行分析,发现沉浸和背外侧前额叶的局部一致性成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超负荷”状态。然后,我们在抑郁症病人组上发现背外侧前额叶存在显著的萎缩,并且和沉浸特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抑郁症病人的抑制控制能力已经处于一种“瘫痪”的状态。其次,我们发现背外侧前额叶对沉浸特质导致抑郁状态的产生起到中介作用,即沉浸特质通过导致大脑结构的改变进而使得个体产生抑郁状态。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个体由持续负性情绪状态发展为抑郁症提供了早期的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沉浸 个体差异 灰质体积 局部一致性 抑郁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文献综述9-15
- 1.1 抑郁和负性认知方式9
- 1.2 沉浸9-15
- 1.2.1 沉浸的概念和理论9-12
- 1.2.2 沉浸的神经机制研究12-15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15-17
- 2.1 问题提出15-16
- 2.2 研究假设16-17
- 3 实验一:沉浸在正常群体上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17-26
- 3.1 实验目的17
- 3.2 实验方法17-21
- 3.2.1 被试17
- 3.2.2 实验材料17-18
- 3.2.3 磁共振扫描参数18
- 3.2.4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18-19
- 3.2.5 基于皮层的局部一致性分析19-20
- 3.2.6 沉浸、大脑结构以及抑郁的中介分析20-21
- 3.3 实验结果21-24
- 3.3.1 行为结果21-22
- 3.3.2 磁共振数据结果22-23
- 3.3.3 沉浸、脑结构、抑郁中介分析23-24
- 3.4 讨论24-26
- 4 实验二:沉浸在抑郁患者上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26-31
- 4.1 实验目的26
- 4.2 实验方法26-28
- 4.2.1 被试26
- 4.2.2 实验材料26-27
- 4.2.3 磁共振扫描参数27
- 4.2.4 数据分析以及统计27-28
- 4.3 实验结果28-29
- 4.3.1 行为结果28
- 4.3.2 磁共振结果28-29
- 4.4 讨论29-31
- 5 总的讨论与结论31-34
- 5.1 总的讨论31-33
- 5.2 总结论33-34
- 6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34-36
- 参考文献36-45
- 附录45-47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平;个体差异杂谈[J];长寿;2005年07期
2 安月霞,白风玲;警惕个体差异所致药物特殊反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6期
3 许训忠;个体差异和环境对血压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10期
4 董春发;个体差异的临床意义刍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5 刘虹;论患者个体差异[J];医学与哲学;1997年06期
6 刘宝林;同年龄组学生体力胜任能力与生长速度间的关系[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年04期
7 姜嘉铭,俞伟刚,孙德光;少儿运动员髌骨X线初步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6年04期
8 齐石;;当养生遭遇个体差异[J];科学养生;2006年11期
9 梁映寰;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在新会召开[J];新中医;1980年05期
10 姜文凯,柏卫东,丁宁炜,郑东海,季师敏;划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个体特性[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会;李永寿;石志红;匡延龄;孟宪法;;急性低氧P波微细变化的动态特性及其个体差异[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2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3 宋镇星;;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的个体差异[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力;柳恒超;张厚粲;;连续性模式:个体差异跨时间稳定性的动态性模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狄忠;高树中;;从《黄帝内经》谈针刺治疗中个体差异的重要性[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季生;;彰显个性 完善自我——浅议新课标下高中政治个性化教学与教师自身的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宫大志;李寿欣;岳鹏飞;;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完成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ERP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梁竹苑;许燕;;决策中个体差异作用的研究现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戚炜颖;朱华珍;;亲密性研究的理论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余敏斌;杨扬帆;孙静;袁红枝;;微阵列技术在抗青光眼药物作用个体差异机制研究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 斌;饮食 也有个体差异[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2 甘肃省军区幼儿园 周倩倩;区域活动与幼儿个体差异[N];甘肃日报;2011年
3 本报评论员 苏群;“个体差异”说难释公众质疑[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4 李桦;按幼儿个体差异教学[N];贵州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魏鑫;疾病复杂 个体差异导致医疗高风险[N];保健时报;2005年
6 许锦东;人有个体差异 用药量体裁衣[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福建省税务学校 蔡少优;教育培训要关注个体差异[N];中国税务报;2007年
8 刘海峰;个体差异与用药剂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9 唐传水 秦莉;教师培训应关注农村教师的个体差异[N];中国教师报;2006年
10 吴光政;正视个体差异 增进内部和谐[N];西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遗传药理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高颖;《大毗婆沙论》的修心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高玉振;大鼠电针镇痛及束缚应激后恢复速度个体差异的基因解析[D];苏州大学;2007年
4 陈湛a;情绪词汇加工的心理生理和病理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5 孙金铂;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针刺研究方法论探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程华;个体差异与消费者接受网上购物——基于杭州样本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王芳芳;自由·参与·共识[D];西南大学;2012年
8 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盛文;VKORC1和CYP2C9基因型对中国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剂量影响的前瞻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朝晖;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陆婷;中学生学习风格调查及其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魏青;对中学体育选项课设置与实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曹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章桔;差异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7年
6 王萍;小组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书龙;认知负荷、加工时间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司洋;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与自主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鸿雁;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吕岩;小分子热激蛋白23和27上游序列在核苷酸水平上的个体差异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33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03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