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对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纵向观察研究
本文关键词:帕罗西汀对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纵向观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帕罗西汀 血脂 临床纵向观察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摘要】:目的:帕罗西汀广泛用于治疗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但国内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帕罗西汀对血脂影响的安全性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血脂水平,分析使用帕罗西汀对血脂变化的影响,并从用药时间、药物剂量、患者年龄及性别、疾病种类几方面分析其影响血脂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合理、安全使用帕罗西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0例服用帕罗西汀,无代谢疾病及其它精神疾病的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抑郁障碍患者54例,焦虑障碍患者46例;女性患者52例,男性患者48例;年龄在18-39岁年龄段患者12例,40-49岁年龄段患者18例,50-59岁年龄段患者42例,60-70岁年龄段患者28例;使用帕罗西汀片20mg患者18例,使用帕罗西汀片30mg患者26例,使用帕罗西汀片40mg患者40例,使用帕罗西汀片50mg患者16例。采用临床纵向观察的研究方法在患者入组时,使用帕罗西汀2月,3月及6月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运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随用药时间的变化:用药时间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剂量对血脂变化的影响:用药剂量对血脂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3)年龄对血脂变化的影响:年龄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变化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越小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越明显。性别对血脂变化的影响:性别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均有显著影响(P0.05)。(4)疾病对血脂变化影响:本研究发现疾病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焦虑障碍患者比抑郁障碍患者在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更加显著,而疾病对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服用帕罗西汀后,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2.帕罗西汀的用药剂量对血脂变化无显著影响。3.患者年龄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越明显。4.患者性别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均有显著影响,男性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血脂水平升高更加显著。5.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有显著影响,焦虑障碍患者服用帕罗西汀后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建议:1.在使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及焦虑障碍患者时应定期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可以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适当使用降血脂药物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风险。2.男性患者及焦虑障碍患者在使用帕罗西汀后血脂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应更加注意此类患者的血脂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勇贵 ,张心保 ,李箕君 ,张宁 ,张石宁 ,吴爱勤;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年04期
2 姜可伟,王杉,李嘉,尹慕军,杜如昱;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的现况调查[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11期
3 周华琳,王清芳,陈玲;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19期
4 于建军,苏坤;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单纯抑郁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4年09期
5 林汉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及其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6 许毅;减少抑郁障碍的全球负担:世界14个地区抑郁障碍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7 余慧珠;王祖兵;卢伟;;职业紧张与抑郁障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年06期
8 王祖新;;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02期
9 任夫乔;;抑郁障碍罪犯的心理干预[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04期
10 徐斐;王晨阳;李解权;王民洁;徐斌;梁亚琼;王志勇;柯晓燕;刘辉;;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豫;王翔;;抑郁障碍对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初探[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葵;王得新;潘映辐;伍文清;许春伶;;癫痫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熊娜娜;洪霞;朱丽明;柴晚星;蒋静;王智凤;魏镜;;抑郁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燕;曹晓华;李建英;张爱霞;张克让;;氟西汀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情感加工相关脑机制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朱紫青;;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A];全国精神疾病新进展高级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6 孙海燕;;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及健康教育[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红梅;陈大才;刘秋香;范健;冯悠;;老年人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雅绚;张二仝;;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实;;综合医院老年患者抑郁障碍临床对照研究[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虢周科;;郁乐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群;范晓莉;抑郁障碍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陈金雄;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治现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驻京记者 金丰杰;抑郁障碍就在身边[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韩明华;抑郁障碍要及早治疗[N];保健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董毅然;京城60万人抑郁障碍为何六成没就医[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范华锋 蒋廷玉;近15%的中学生患抑郁障碍[N];新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程国媛;抑郁障碍研究新思路[N];山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鹏;可调节抑郁障碍发病风险的基因被发现[N];健康报;2010年
9 卫健;应重视精神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3年
10 姬薇;抑郁病患者正呈增多之势[N];工人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乔冬冬;中国汉族人群HTR3B基因多态性与抑郁障碍及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孙宁;抑郁障碍外周血miR-34b/c调控紊乱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吴志国;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徐素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血浆生物标志物的探讨及预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丽娜;抑郁障碍患者冗思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丁伟军;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抑郁障碍的HAMD各因子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陈建淮;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抑郁障碍患者脑白质网络拓扑属性特征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4 邵琳琳;基于脑病科门诊的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临床分析及病机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李莉;常用抑郁量表筛查青少年抑郁障碍效度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孟惠;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筛选、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张玉欣;MiR-34b/c与抑郁障碍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8 亢俊俊;雌激素受体与DN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多态及基因交互作用与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关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李楠;基于脑病科门诊的抑郁障碍共病失眠临床分析与病机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多丽丽;帕罗西汀对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纵向观察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78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17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