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产后抑郁症发生现况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8:02

  本文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发生现况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妇 产后抑郁症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市妇女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发生情况,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探索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关系,为临床实践中开展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为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调适提出建议。方法:1.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山东省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15例产妇进行调查评估。根据研究目的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产妇302例,遵照本研究的要求实施病历信息采集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6份。故研究对象为296例。2.对分娩后7天~42天的296例产妇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eale,SSRS)评价其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 Postnatal Depression,EPDS)(中文版)评估其心理状态,筛选出产后抑郁症者(EPDS总分≥13分者视为筛查阳性),并对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其中7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组,221例无产后抑郁症产妇为无抑郁组。3.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x2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认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次调查有302人知情同意并填写了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98.0%。共对296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检出产后抑郁症者75例,占25.3%。2.抑郁组与无抑郁组的产妇相比较,居住地、学历、职业、经济收入、产次、喂养方式等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年龄、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孕期抑郁情绪、丈夫期盼男性婴儿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单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PD的社会影响因素有年龄、孕期抑郁情绪、丈夫期盼生男孩、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低等。结论:1.某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5.3%。2.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产妇年龄、孕期抑郁情绪、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较低以及产妇丈夫期待男婴而出生为女婴等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3.妇幼保健机构要积极采取措施,从高风险因素着手预防或减少PPD的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波,盛苏娜,翟书涛;产后抑郁症与社会心理因素[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2 杜义敏 ,汪向东;产后抑郁症[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3期

3 陆亚文,吴怀安,闫小华,徐宏里,郑铮,李英霞;产后抑郁症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4 杨海峰;产后抑郁症的防治[J];职业与健康;2004年01期

5 武春鸿,亓恒燕;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08期

6 龚菊莲,朱锐明,施和勋,傅文农;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症162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0期

7 梁海英,陈兢思,何萍;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5年05期

8 ;产后抑郁症的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05年05期

9 罗阳,薛敏;从系统论看产后抑郁症病因及防治[J];医学与社会;2005年08期

10 祝贺;宋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马海鸥;孙晓杰;;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玉桃;;产后抑郁症的护理[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红菊;;产后忧郁和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以及护理[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黄晓莉;;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分娩过程的相关性研究[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4 孙瑛;;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探讨[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晓静;;产后抑郁症防治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林秀英;;26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分析[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周宏辉;;产后抑郁症45例临床对照研究[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王怀英;;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康复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侯群杰;;产后抑郁症对婴幼儿的危害及预防对策[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殷海燕;;浅述产后抑郁症的护理[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安康医院 孙秀娟邋刘宜东;男性也患产后抑郁症[N];健康报;2007年

2 编译 王炜;男性也患产后抑郁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产后抑郁症究竟是怎么回事[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4 王也;新妈妈,,警惕产后抑郁症[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趾祥;男人也患产后抑郁症[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谭年琼;产后抑郁症并非女性专利[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本报记者 郭静 实习生 贾亚敏 王诗霖 通讯员 邓爱文;产后抑郁症易夺年轻妈妈生命[N];广东科技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峰;谨防产后抑郁症影响孩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鲁海燕;妇女产后如何预防抑郁症[N];华夏时报;2004年

10 邓娅莉;产后抑郁症是咋回事[N];大众卫生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娟;产后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和任务态下脑区激活与情绪反应特征[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丽芳;产后抑郁症发生因素的综合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张柳;产后抑郁症预测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肖瑶;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病例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张培培;产后抑郁症发生现况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丹阳;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关系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陈洪琳;俞募通经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罗阳;性激素及神经递质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李娟;济南市产后抑郁症的筛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玲玲;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模式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3年

10 张国琴;孕期营养、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4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254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