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卒中后抑郁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出处:《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 卒中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卒中后抑郁 综述
【摘要】:正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一种继发性抑郁。目前普遍认为,PSD可在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并且持续2周以上。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病率约为33%,慢性期PSD的发病率可高达66%[1-2]。目前对PSD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影像学研究相对匮乏。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Abstract]:Is the post stroke depression (post-stroke depress PSD) is a common mental disorder after stroke, is a secondary depression.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PSD can be in after stroke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lasted for more than 2 weeks. The incidence of acute stroke PSD rate is about 33%, the incidence rate of chronic phase PSD up to 66%[1-2]. PSD on the pathogenesis, epidemiology,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more research, but on imaging research is relatively scar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i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3.3;R749.4
【正文快照】: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一种继发性抑郁。目前普遍认为,PSD可在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并且持续2周以上。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病率约为33%,慢性期PSD的发病率可高达66%[1-2]。目前对PSD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较多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Urmila M Aswar;Padmaja P Kalshetti;Suhas M Shelke;Sharad H Bhosale;Subhash L Bodhankar;;Effect of newly synthesized 1,2,4-triazino[5,6-b]indole-3-thione derivatives on olfactory bulbectomy induced depression in rats[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2年12期
2 谢生辉;牛广明;韩晓东;乔鹏飞;;抑郁症磁共振脑功能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年06期
3 刘颖;张萱;刘纯岩;倪文杰;毛洪涛;王珍琦;;抗抑郁药奥氮平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4 左灿;李海英;卿之驹;陈远林;;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年21期
5 梁艳玲;薛峥;康慧聪;朱遂强;;56例成年癫痫患者抑郁、焦虑的临床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年01期
6 吴磊;吴文;;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年05期
7 王飞飞;谭川雪;陈林木;高原;黄春霞;周春妮;蒋林;张毅;晁凤蕾;张蕾;唐勇;;跑步锻炼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影响的体视学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5年01期
8 江林;张体江;;静息态fMRI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02期
9 罗飙;;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8期
10 李桂芬;李勤;保玉莲;丁奇;张硕;李雪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与P300的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琴;重度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分析及大鼠脑磁共振解剖图像模板的制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3年
2 胡少华;男性同性恋大脑结构和静息态脑功能的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汪俊萍;神经垂体激素受体的基因变异对正常人脑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4 肖茜;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脑结构和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王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冲动特征与脑影像改变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彭红军;伴儿童期忽略的抑郁症HPA轴活性及脑MRI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效风;1、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白质病变研究 2、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定量分析的方法学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彭云丽;慢性应激诱发抑郁行为的炎性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齐薪蕊;抑郁症患者前额叶中情感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紊乱的分子基础[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郭浩;抑郁症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异常拓扑属性分析及分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斌;丙泊酚和七氟烷对单肺通气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2 汤浩;抑郁症静息脑磁频谱分布及功能连接特征的初步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吴芳芳;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4 彭飞;应用MRI探讨大脑正常老化过程中灰质体积改变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王逸雯;短时情绪控制方法的探索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朱长强;复发性抑郁大鼠模型PET脑功能成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7 王齐;血脂水平与脑白质疏松关系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郑春燕;基于rs-fMRI的难治性抑郁症脑功能自发活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丰毅;丹酚酸B的抗抑郁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马超琼;结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和静息态fMRI对抑郁症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荣彦;杨建芳;许尊贵;许月琨;卢海丽;侯永革;刘翠平;;全程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1年12期
2 张疏;罗本燕;;关注卒中后抑郁的识别与治疗[J];中国卒中杂志;2012年10期
3 关健伟,巫志明,邹劲;脑卒中后抑郁与康复[J];湛江医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4 张志s,
本文编号:1370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370140.html